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111新政的开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1新政的开启(2 / 2)

怎么会这么便宜?


“臣以为,陛下不妨将价格定得低些,每张二文即可,发行则可以在京师内招募游民,每人每日卖出几十份即可糊口。”魏忠贤提出建议。


“外地发行呢?”朱由检问道。


这可不只是为京师准备的。


虽然京师在册人口百万,据说还有三四成的不在册外地人,每日卖出几万份没有问题,足以养活一个印刷作坊。


可他的目的不仅是京师的。


曹化淳分析道:“陛下何必心急。


如果邸报看的人多,自然会有人购买了运到外地出售,如果数量多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人来求着在各地印刷。


您不想借助朝廷的力量的话,就只能顺其自然。”


也是,有些心急了。


“朕知道了。


曹化淳在宫外筹备地方、工匠、工具,魏忠贤你负责派人收集每日的疏抄等。


先用木活字印制,朕这几日将字帖写出来后改以铜活字。”


不是开玩笑,前世唯一的特长大概也就是钢笔字了,放眼大明,用鹅毛笔有谁能比他写得好?


只有繁体字是个麻烦,说不得要临阵磨枪了。


提笔写了几个字以确定铜活字大小,再安排研究油墨——大明现在使用的水墨。


————


商议完邸报,事情还有很多。


“曹变蛟,派得力之人去关外,与王督师交涉招募蒙古人,大汉将军营扩编一倍。”


“王承恩,在山西、北直隶招募士卒,暂时定为3万人,优先在灾民中招募。


所需粮饷由京营粮饷里调拨,仿照奋武三营例子办理。


五军刀叉围子手等皇城守卫军,这次全部将营号拿过来,朕要重新编练。”


听了皇帝的命令,两人表情截然不同。


曹变蛟自然是兴奋的很。


招募了这些稍加训练即可成军的蒙古人,大汉将军营编制将达到1.3万人,一个总兵妥妥的攥在手里了,所缺的就是战功了。


王承恩很是担忧,又很疑惑。


既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一改小心翼翼的态度,忽然要对京营大动干戈。


又担心惹出什么事端,这可是十个营的规模。


“陛下,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无须多说,你照做就是。”朱由检也没解释:“魏忠贤,此事还要你大力协助。”


“臣遵旨。”


皇帝决意如此,二人也只能遵旨了。


“曹化淳,再从各部调拨工匠去军器厂,武器铠甲产量还要提高。房山军营继续扩大,夫役尽量从流民中招募。


天津卫盐池进度要加快,需要的人手也尽量在流民中招募。”


“陛下,添加水轮、唧筒、赶制机械,还有厂房等,这都需要几个月才能见效,现在调拨工匠为时尚早。”


“这些你自行安排。”


“臣遵旨。”


“魏忠贤,让郭允厚将这部分粮饷转到禁军名下。


再令户部、工部合议挤出些银子修缮水利,此事由你派人监视,若是有不开眼的,重惩。


再拟旨,朕虑煤窑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放开禁令,所有人等只需到顺天府办理手续照章纳税,即可自行开采煤窑。”


魏忠贤听了大惊失色:“陛下,此事还需慎重。”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