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120不知死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0不知死活(2 / 2)

李正泉气乐了:“滚出去,将银子扔到街上。”


“慢着。”赵梨亭忙拦住仆人,转头对李正泉道:“何不收下银子?


送入县库记入账簿,再将此事禀告府尊即可。”


“值得费这些手脚吗?”李正泉有些犹豫。


“虽然几个乡绅不值一提,可拖几天还是能少些麻烦的。


何况县里钱粮也不宽裕,送上门的银子为何不收?”孙成敏也笑道。


“不妥。”李正泉再三考虑后摇头。


吩咐家仆道:“将银子扔出去,将人乱棍打出去。”


等家仆出门后,李正泉板起脸来正色道:“咱们相交莫逆,有些话我就直说了,以后切莫用这等容易引人误解的手段。


陛下锐意进取,正是我辈大展身手的时机,若是一个不慎因此失了晋身之机,却是不值的很。


陛下体谅,顺天府俸禄折鈔已经取消,我等也不必再为银钱发愁。


我又听闻陛下的亲近之人也无人敢再伸手,大多在商业之中寻利。


若是想赚些银钱,我等也大可效仿。”


三人忙点头称是,连赞还是李正泉看的明白。


李正泉又温言道:“这些时日,三位不辞辛劳不求酬劳的相助,客套的话本官也不说了。


此事若是做得好,本官自然会向府尊举荐,若是做的不好则一切休提。


再者,若是事成,诸位切记,你们所作所为本官也是担着干系的。”


三人既然与李正泉交好,自然也是钻营之辈,对这么好的晋身机会是绝不会故作清高的。


当即齐齐站起一个深揖:“多谢李兄成全,我等以后必然不会令李兄难做。”


————


民告官,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敢告的寥寥无几,这不是简单的一纸诏书就能改变的。


忙碌几天后,看着冷清的衙门,李正泉也不急。


他已也派了些新招的衙役去各乡里去宣读圣喻,热闹还在后边。


再等这些上告乡民回去一传播,估计县衙就会挤破门。


事情总是要有个过程的。


刚闲下来没一会,军匠县丞孙正明求见。


有些诧异,这么快?


乡绅前脚走,他后脚来,很明显是来给乡绅说情的。


请进来后,孙正明一开口他才知道想错了。


“李通判,有乡民围了武定侯郭府。”


李正泉一惊:“怎么回事?”


“听说是讨要煤窑。”


哈哈,李正泉只想大笑,刚说完热闹在后边,这就来了。


武定侯是开国功臣,历代出了好几个皇帝妃子,其中嘉靖时曾进爵国公,旋即因贪婪过分被文官整死在狱中。


时至今日,虽然已经不如往昔,却依然是老牌勋贵里的翘首。


这下郭家肯定是焦头烂额了。


不管怎么想,李正泉都觉得郭家不会轻易放弃这些利益,矿主讨要不得,自然就会来县衙求个公道。


到时候,可就是他李正泉大展身手的机会了。


“李通判,皇城根下闹的如此可不好看,咱们是不是派人去驱散这些人?”


李正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问道:“有人来县衙上告吗?”


“那倒没有。”


“那我们管他作甚?”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