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135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5律法(2 / 2)

很有眼色的告退。


-----


“王犇,你有什么想法?”


王犇这半响没干别的,脑子里一直在分析民告官之事,多少也有所得:“臣以为,此事不宜遽然间在天下实行。


既然何府尊在顺天府试行一些革新,何不将此一起试行?”


“不妥,此事限于条件很难实际执行。”


“可太祖时已经证实,此策是确实可行的。”


朱由检摇头,虽然他没有明确的、可执行的方案,却也比王犇想的多。


将其中缺点说了一遍,王犇有些懵。


合着皇帝早就考虑了,只是缺个合适的由头,这样看来自己选择的时机很合适。


只是却有些抓瞎了,这一时半会的他可真想不出什么高见。


朱由检沉吟片刻,觉得还是他的不成熟方案要好一些。


“朕会下旨,小民有举告害民官吏者,一经查实奖励查抄害民官吏赃财的两成。


如果能执害民官吏进京上告,查实后奖励查抄害民官吏赃财的四成。


此令暂时只在顺天府实行。”


重赏之下方有勇夫,若是将赃官财产的一半作为悬赏,估计cia也会动心。


至于什么悬赏几个,看看就好,别当真。


也有问题。


财帛动人心,难保没人诬告。


转念一想,大明律对诬告处罚是很重的,也不必太担心。


何廷枢插话:“陛下,大明律可没有这一条。”


“何府尊,大明律已几次修改,只需将圣喻以则例的形式附后即可。”王犇反驳道。


大明律是朱元璋制定的,虽然老朱觉得很完美,可以世世代代用下去,可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后来的皇帝碍于祖训不能改,只好以判例的形势,将新律法附于其后。


朱由检制止了两人争论:“朕暂时不会修改大明律,这些事都以顺天府的名义做。


王犇,朕会任命你为右副佥都御史,负责巡视顺天府整顿吏治。”


还没等王犇谢恩,朱由检接着道:“除了吏治之外,你要协助何府尹在顺天府设立按察司,各县设立按察衙门。


......。”


按察衙门、按察司、都察院垂直管理,不受地方知府、知县管辖。


按察司的职责是负责顺天府案件的审判、监察地方官员。


这是其实是大明省级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三者制衡的改版。


只不过,刑房现在只有维持治安与侦查案件的职责,审判权却被拿走了。


这也是对州县官无所不管、权力过大的补救。


县令、监察相互制衡,免得县太爷为所欲为。


虽说三条腿的凳子最稳固,朱由检暂时却没找到第三条腿在哪。


至于法司内部贪腐,只能边做边完善了。


这肯定会降低审案效率,不过效率与制衡似乎不可兼得。


------


何廷枢很满意,顺天府还是以他为主。


虽然地方官没了审判劝,可这与他无关,几年内他进入朝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王犇更满意,一举升到正四品右副佥都御史,还有什么可说的?


重建律法体系,意义自然不必说,一旦做成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再议论一会细节。


“两位还有什么意见?”


“臣等告退。”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