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28西山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西山煤(1 / 2)

票据之事还要观察一段时间,看看程序上有没有漏洞,之后就会在朝廷全面实行。


事有万千,捞钱第一!


“让曹化淳来。”


这些日子皇后也查清了内十二库的情况,各库物料不计,银子还有一百七十万上下,其中七十余万是魏忠贤搞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历年各地拖欠金花银百万左右。


实际上,明朝皇帝的内库银子一直保持在某一个数额之上,每当有意外开支导致数额下降太多时,皇帝就会向国库伸手,限于家天下的制度,大臣很难打掉伸过来的爪子。


历史上也只有崇祯这个缺心眼的才会混到卖库藏人参穿补丁衣服的份上。


这些银子乍一看挺多,实际上不够jūn_duì 这个吞金兽吃几口的,一万jūn_duì 每年饷银就是15万,10万jūn_duì 一年就给吃干净了。


幸好,明朝皇室不用支付军饷。


不过,朱由检的计划里,有些事不想与朝廷搭上关系,有些事不能与朝廷搭上关系,那就需要很多钱了。


比如,提高四营军士待遇,这个就没法伸手向朝廷要钱。如果由朝廷出钱,别的军镇都会效仿,这就要命了。


军器厂也不能让朝廷插手,可不让人插手就不能让人出钱,这道理很简单。


内官监与内校场距离很近,隔着太液池相望。


“陛下,臣到了。”曹化淳来的很快,见朱由检在发呆,提醒到。


“哦,军器厂进度如何?”


“军器厂还在施工,十一月保证能开工炼铁。


库房也建了几间,虽然潮湿,也可以用了。


只是工人有些少,是不是调些班军去?”


“不是有四卫勇士裁撤下来的兵丁吗,还有在涞水招募的。“


“陛下,涞水县地广人稀,虽然招募工钱不低,可不能让人来回跑几十里来做工吧?


还有,物料运进运出,道路也该修了,这也需要大量人手。


现在还可以应付,可下个月开工后需要的人就多,臣不知道能不能招募到足够的人。”


“没事,那里需要的工匠多,工人倒是不需要太多。”想了想道:“许多太监在宫里也就拿六斗月粮,问问有没有愿意去的。”


道路的事麻烦,乡间小道肯定不行:“趁着冬季地里没庄稼活,去周围各县招募试试,工钱给足,中午管饭,再不行就提供帐篷。”


“臣明白了,回去就派人去办。”


“迁安与滦县办的如何了?”


“臣无能,不太顺利。”


“哦?”


“迁安还算顺利,铁矿都在西北山区丘陵地带,臣派人出面向官府买下了两百多顷,现在正在挖井勘察。


滦县买地时,不知道谁放出消息,说地下有银矿,结果当地豪绅带领百姓聚众闹事,不许外人买地。”


这尼玛!


“铁矿附近有河流吗?”


“铁矿就在滦河边上。”


嗯,不错,起码能用大半年水力:“滦县买了多少?”


“只在城北丘陵地带买了二十余顷,也在挖井勘察。”


“先这些吧,等事情平息了再买,勘察完了马上调派工匠招募民夫,需要什么房舍之类的你看着办。”


“臣遵旨。”


前面调查过,肯定有矿,现在是勘察矿层深度等数据。


“西山呢?”


“西山临近京师,因怕震毁龙脉,历来禁止私采。”曹化淳看了看朱由检又道:“现在有小二百口煤井,大多是勋贵与皇亲外戚所有。”


“等等。”朱由检听到勋贵皇亲外戚,心说这可离不开魏忠贤,招呼王之俊:“你去把魏忠贤叫来,曹化淳你接着说。”


“废弃煤井有不少,大都是因为渗水。”


“没打听产量什么的吗?”


“臣打听过了,煤井深十几丈到三十几丈不等,开一口煤井花费千余到数千两不等。


大者百余人,小者只有几十人,每人每日可采煤500斤,每人工钱5分。


挖出来后用驴马车运到京师,五十余里地要一整天,每夫每日工钱3分。


运至京师,按煤炸大小好坏不同,每百斤1钱2分到1钱5分不等。”


算了好一会,500斤连挖带运就算1钱,算上点别的运营费用,算2钱好了,能卖至少5钱,就是说2个工人一天就能给老板赚3钱。


100个工人呢?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