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43风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3风乍起(1 / 2)

安排完铁矿的事,军器厂又来禀告,四轮马车造出来了。


另外,炮匠在实验砂模铸造时,成功造出了一门六磅炮。


马车不意外,这玩意太简单,稍微一解释木匠就明白了。


说起来,也是悲剧。


因为中国历代的人力极其充沛.便宜,所以对节省人力的研究一直没有欲望,对推广能替代人力的动力也没有欲望。


比如水力发展多少年了?可一直就没大规模推广使用。


江南水力资源多的成灾,可直到清朝依然是脚踩手摇为动力。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生产利润的大部分都被流通环节赚去了,生产者无力改进,可没有需要才是主因。


这个东西太适合于北方了,尤其是蒙古大草原,载重大速度快节省马力,作为jūn_duì 后勤用车比现有的辎重车强多了,而且还能跟上骑兵的速度。


火炮挺意外,砂模铸造,造模要六七天,冷却又要六七天,加上膛铣,怎么也要半个月才能一批,何况,现在水渠建好了吗?


一问才知道,仅仅是铸造出来,还没有膛铣,懒得去看。


吩咐根据现在的道路状况,研究一个合适的尺寸与载重数据作为jūn_duì 后勤用车。


当然,好东西要先给自己用,吩咐那边先给自己造一辆,不需要豪华,宽大舒适即可,再给三个后妃每人一辆,华丽点。


-------


二十八日,王在晋巡视宁远,顺便与满桂详谈。


都督府里没有别人,两人分上下而坐。


“督师要调一些人充任标营,末将没有意见。可督师要削减粮饷,末将不同意。”满桂听完王在晋的话,得知会对他的粮饷裁减三分之一,顿时恼了。


“满都督,陛下很看重你,也很信任你,你切勿让陛下失望!”


“督师,末将虽是武人,也知道忠君为国。


如果让末将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末将肯定没有二话,绝不敢落于人后。


可自古以来就说,皇帝不差饿兵。


士卒打仗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银子?


没有银子手下谁会为你卖命?”


“满都督,只是削减三成而已。”


“三成?”满桂放低声音:“督师两次经略辽东,朝廷粮饷的内情您又不是不知道,发出来就不够数,您再削减三成?”


啧!


王在晋也苦笑:“朝廷那里自有本官去交涉,如果你同意削减,本官会再进京与皇帝理论理论。”


满桂只是摇头:“不妥,您那里悬着,这里却是实打实的削减,不妥。


何况,督师也知道,这里是辽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与东虏打起来,没有丰厚的粮饷,末将不敢保证士兵会卖命。”


满桂贪财,其人未发迹的时候,每每杀敌立功都是要赏银不要升官,后来琢磨透了才开始要官。


王在晋无奈:“满都督也知道,本官上任以来,可是没从中拿一文钱。”


满桂忙道:“末将不是说督师您,只是从京师到巡抚兵备...”


王在晋也有些挠头,这里面盘根错节,一时也不敢动手。


有些后悔,不该再次出山趟这个浑水的,随即又将这个念头抛出脑中。


自从得知京营之事后,王在晋的心思已经变了。


当初的想法是事可为则为,不可为则抽身而退,现在则变成了尽力而为。


皇帝说什么并不重要,皇帝做什么才重要。


从这个事情,王在晋看到了一个不惜掀桌子也要整顿京营的皇帝,一个意志坚决的皇帝。


由此,他看到了一个留名史书的机会。


如果百年之后,后人读到他王在晋的传记时,都会翘起大拇指说一声忠臣干吏国之栋梁...。


青史留名!


想到这四个字,他的心里就一片火热,古往今来哪个文人能抗拒得了这个诱惑?


新皇新气象,此时不参与进来,更待何时?


“本官对此也没有办法,只能尽力向陛下争取多发下一些。”


满桂盘算一会,督师都这样说了,多少要卖个面子,再者,如果文官不伸手,自己又怎么敢伸手?


当即道:“末将保证,中间少拿多少,末将这里就削减多少。”


王在晋苦笑,都说满桂满蛮子,这哪是蛮子,比猴都精!


---


宁远城内一处大宅里,数个军官聚在一起围着一个身着文士服的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