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90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0盐法(2 / 2)

而煎盐之法,需人多,需燃料,需铁盘,所费不知高了多少。


臣亦请在各大盐场推行晒盐,若是能晒盐之处,朝廷将草荡地募民开垦。”


不错。


这时候,运输是个大问题,河流就好比后世的高速公路,陆路就好似羊肠小道,成本相差巨大。


控制住晒盐场所与河流,无异于掐住了盐业的脖子。


这样一来,长芦盐场的事就容易了许多。


推广晒盐也可以,不过不能急。


这时候大明有两成左右的盐是晒制,之所以不能再提高面积,一是官府觉得煎盐容易控制,二是各盐场盐户抵制。


因为每家灶户,朝廷要划给他200亩上下的草荡地作为燃料来源。


当时很多灶户钻这个空子,将草荡地开垦取利,更有很多豪强巧取豪夺草荡地。


取消草荡地,必然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操之过急的话就容易出乱子。


想了想,暂时只采纳第一种办法。


各地提高多少让崔呈秀自己看着办,估计全国30-40万应该有的。


时机一到,直接一步到位取消盐商资格限制,如果更狠一些,就连销售区域限制也给取消了。


要调兵权好说,南方各卫所都闲的蛋疼,给点事做也不错。


可是,虽然提高了盐税,朱由检却有一种事情脱离掌控的感觉。


可人家崔尚书工作积极性这么高,总不能打击吧?


恶趣味发作,叮嘱魏忠贤道:“你派人以加急的方式发出,给崔呈秀一个机会。”


魏忠贤会意,笑了笑没多说就告退了。


----


按照通常的速度,从京师到江南要20天左右,如果遇上运河堵塞,那就没准日子了。


可仅仅11天后,圣旨就悄悄地到了崔呈秀手里,看过之后崔呈秀不禁仰天大笑。


他这些日子很是难熬,盐商也不上门了,各地官员也阳奉阴违了,王毓雅与程于伦更是整日不见人影——虽然同住一个大院。


之间也召二人来过一次。


被程于伦一顿挖苦:“没什么好说的,崔部堂胃口还是那么的好,一点也不长记性,您就等着弹劾吧。”


王毓雅也皮笑肉不笑的道:“转运使司事务繁杂,下官还有事,先告退了。”


-----


崔呈秀心情大好,喊来家仆:“去通知转运使司与各纲盐商,本官明日在此有重要的事宣布。”


次日早间,转运使司大堂里就人满为患。


官倒是不多,架不住盐商多,每纲多者十余人,少者七八人。


大堂内,崔呈秀与转运使司官员.盐商代表端坐于内。


“部堂,人到齐了。”


“嗯,好。”崔呈秀点头:“请诸位前来,是因为本官已经决定将两淮盐场余盐银提高20万两。”


话音刚落,堂上顿时炸了锅。


“部堂,您这样,小的生意没法做了。”


“部堂,如果执意如此,这生意不做也罢。”


“您不能这样,小的们礼物并不轻啊!”


王毓雅脸色铁青:“崔部堂,现在自然是您说了算,可您如此搜刮,却脱不了一个害民之名。”


唯有程于伦却不急不躁,见状皱眉道:“都安静,公堂之上,成何体统。”


转头笑道:“崔部堂,您且得意着,今日就先遂了你的意,按照您的意思办就是。”


“只不过下官觉得,这个梳理盐务大臣,恐怕您做不了几天了,倒要看看谁能笑道最后。”


“本官做一日和尚就要敲一天的钟。


诸位,本官耐心有限,今日就将各纲新盐旧盐定下吧。”


众人议论声中,程于伦笑道道:“先定下又如何?诸位放心,用不了几天就会恢复原样的。”


众人一想也是,又有程大使的话保证,当即略做商议就大致确定了每纲增加数额。


崔呈秀拿到文书哈哈大笑:“请旨。”


堂后面转出数个锦衣卫与俩太监,拿出圣旨就念了起来:“...扬州盐商心系朝廷,筹集25万余银两助饷,朕心甚慰,特此嘉奖。


盐务之事,由尚书崔呈秀自行决断,如有需要,可调动南直隶卫军。”


程于伦僵硬的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


他没去想为什么圣旨的消息没传来,现在是怎么跟诸人交代更重要。


坐蜡了,本来还有个讨价还价的机会,却被他得意忘形之下弄没了。


失算了!


半响,堂上传来一声大喝:“程大使,您就等着我家老爷与您分说吧!”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