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60水师的影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水师的影子(2 / 2)

“米的来源是不是湖广?”


“是的,湖广四川的粮食顺大江而下至江南,一部分就地售出,一部分再经运河北上。”


正说着话,几个工匠进入大殿,后边大汉将军拿着俩船模。


“小的叩见陛下。”显然是有人指点工匠礼节。


“免礼,坐吧。”


“小的不敢。”


“宋纪,水师的事等会再说,你二人先将账簿的事与曹化淳交接一下。


把船模拿过来。”


小太监将船模放在桌上,朱由检仔细打量。


不错,大约两尺长的船模很精致,细节也一丝不苟。


试了试,各部位都能拿下。


“你们叫什么?”


“小的李强。”


“小的王大力。”几人忙报上姓名。


“朕听闻,你们能造西洋船?”


“回陛下,小的曾经上西洋夹板船看过,也偷偷测算过,只要给小的们时间,肯定能造出来。”


“多久?”


“小的们要先造出小船一点点的试,至少一年,也许两年三年。”


虽说不太满意,可至少能造,也不差这两年。


仿造外形不太难,西洋船的外形就像个大棺材,老造船师看看就明白。


难的是整船的结构,受力支撑等等。


米国建国时在欧洲弄了不少技术,建造的战列舰照样不行。


“西洋帆呢?”


“小的们也看过,照瓢画葫芦也能做出来,只是所需绳索非常繁杂,小的们不太清楚。


怎么操纵,什么风用什么角度,也是一无所知。”


照猫画虎,我也会啊!


搞不好我画的比你还要好,然并卵。


还是要从汤若望哪里打主意,虽然希望渺茫。


将后世网上看过的船体剖面图大略的画出来,是哪个船型都忘记了。


船帆绳索倒是看过一个介绍,可惜忘了。


几个工匠看了一会道:“有这图就省了好多功夫。”


又恭维道:“陛下英明神武,无所不知...”


“行了行了,拍马屁你们还得多学学,说重点。”


这马屁拍的朕很不舒服,知道吗?


工匠尴尬的道:“陛下,快则一年慢则两年肯定能造。”


朕还能说不行吗?


“你们过来。”朱由检招手让他们来到桌前:“大一些的是?”


“陛下,是十五丈船,小些的是九丈船。”


“朕想改一改。”朱由检指了指小的船模:“这一个,将下甲板打通加装火炮。


这一个,将下面两层甲板打通,加装火炮。”


几人嘀咕一会,年纪最大的李强道:“陛下,小船没法改,大船也只能改一层。”


“仔细说。”


“陛下您看。”李强上前将两个船模的船板拿下一些,露出里面的结构:“小船舱深一丈两尺,装货后吃水九尺多,这下甲板是在水下的。


大船吃水一丈七尺以上,最下面一层甲板也在水下。”


明白了,二号福船只能在上甲板安装火炮。


一号一个道理,只能有一层炮甲板,中间操作船帆的地方还不能装,只能算半层炮甲板,再加上上甲板一些小炮。


琢磨一会,还是要改。


毕竟,就算用作武装商船也是需要武装的。


“朕再给你们一个任务,小船将下甲板提高,要能装载一些火炮。


大船小船的炮甲板都打通,隔仓板只保留框架。


...”


也没别的,改出一层炮甲板,加上舷窗,加四轮炮车,滑轮组辅助制动,滑轮组辅助船帆升降,干船坞,就知道这些。


连船板都懒得加厚!


打亚洲那些以跳帮肉搏为主的船,用不到加厚。


打西洋炮舰,加厚一星半点也没用。


“李强你领头负责,工钱翻倍,朕再调一些造船工匠,也归你管,你们下去吧,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们怎么做。”


“谢谢陛下。”几人喜滋滋的出去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