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新崇祯纪实> 66硬起来.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硬起来.二(1 / 2)

这也不行?


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说辞。


“陛下,太仓各库银用处早已确定,岂可随意更改!”


“国家度支自有法度,岂能朝令夕改?”


“朝廷度支已然入不敷出,陛下您若随意取用,臣等无能,实不知各处开支该如何安排,朝廷的体统又如何维持。”


“历年所欠各边钱粮数百万,陛下不思如何解决,反要从太仓取银,陛下欲将国家置于何处?”


“先帝时,先后发内帑千万,陛下不发也就罢了,反欲从太仓取银乎?”


朱由检冷笑不语,劳资今日也不装逼了,就看你们表演了。


“陛下,国库钱粮入库前就已经确定用途,轻易不能更改。”黄立极见朱由检面色越来越难看,不得不说话了:“每一笔赋税,早已定好了去处,您这里取用40万,必然会有一处短缺40万,如果陛下执意要取,臣请陛下明示从何处取。”


也是无奈,皇帝从太仓取银子填内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说先例众多,即使没有先例,几十万银子而已,哪里挤不出来?


问题是,这位是准备断根的。


今日是禁军的装备,明日是不是京营?


接下来是不是边军?


这理由上不得台面,却是最实在的,他身为百官之首,不站出来也不像话。


朱由检心里暗骂一句:老阴货!


这特么的是给劳资挖坑呢!


不管他说在哪里挪用,肯定会有一大堆说辞等着他。


万一再引发点事端,这老阴货肯定会说:臣早告诉您不行的。


会不会出事?


反正换了朱由检的话,肯定会弄点事出来。


“朕没记错的话,京营裁饷75万,蓟辽裁饷50万,裁下来的银子呢?”


郭允厚忙上前道:“这些银子现在只是个数额,今年各地粮饷还未解运,实收数尚不知道,如果逋赋过多,这些银子会算在欠赋上。”


“如果没有逋赋呢?”


“会补发各处欠饷。”


“不准,所有欠饷全部等到清军之后再发,到时候给朕上个章程。”


“臣遵旨。”


也是,裁下的数额是今年的,可今年收入还没到,支出也没开始,这些钱粮还是虚的。


至于补发?


做梦吧!


想了想,朝廷钱财吃紧,要拿出银子确实有点难,只能先从内库出了。


但是,坑是一定要挖的。


“太仓没有银子,朕也不为已甚,银子先从赃罚库出,这库还有些新收入的银两,但是账目要挂在工部,以后朝廷度支宽裕了再说。”


火统万余支,至少10万银子,3万套铠甲,又是10万,辎重车辆与驮马5-6万怕是打不住,再加刀剑火炮等等,30万是打不住的。


以后还要扩军。


还有水师,这个更是吞金兽。


如果现在不立下规矩,朱由检去哪淘弄这么多银子?


何况,留着这些银子在各部让他们贪墨吗?


“陛下,臣反对。”御史孙成名跳出来:“这与向朝廷要银子有何区别?”


没玩了是吗?


朱由检恼了:“那你以为该怎么办?”


“臣以为,或按惯例由工部组织工匠打造军器,或由工部派员管理军器厂。”


朱由检愈加恼怒,没收财产没收到皇帝头上了,不过不与你纠缠这个。


阴着脸道:“由工部打造?”


又询问一干御史大臣:“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臣附议。”


“臣附议。”


王犇等御史纷纷附议。


阁老大臣们却没有开腔。


一者这种冲锋陷阵的事用不到他们上,二者看朱由检脸色也有些打怵,也是不敢站出来。


是真不敢,大明的皇帝可不是宋朝,唾沫星子喷脸上,皇帝得陪着笑脸自个擦去。


大明的皇帝可是会打屁股的,是真打,打死的也不止十几个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