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从1983开始>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 2)

“反对!”


一片附和声中,这两个字格外清晰。


不得不说,早期的影视工作者真是虚怀若谷,听取意见。像陈大导,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是虚怀若谷,后来就听不进人话了。


王扶林不用看就晓得是谁,道:“小许,说说你的看法。”


“呃,这个挺长……”


许非理了理思路,道:“《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度非常广,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你问他们,有几个把原著完整看一遍的?


肯定很少。都是通过连环画、京剧、评书、民间故事这些形式了解,因为原著有阅读门槛,看不懂。


鲁迅评红楼讲过一段:‘道学家看见yín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三国也一样。


知识分子喜欢它的艺术价值,纵横捭阖,政治层次。没那么高文化的喜欢什么呢?


很简单。桃园结义,征战沙场,关二爷斩颜良诛文丑,赵子龙血战长坂坡,三英战吕布!


他们喜欢的就是这股英雄气,就是这股勇武!结果咱们把它一笔带过,那还叫三国么?


其次是观影感受。


书中武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演员、造型、人物塑造做的再好,就像关公捋着胡子威风凛凛,结果一出招笨手笨脚,这叫什么?光说不练!


所以我强调一个事情,勇武之气,是三国很重要的一项魅力。


我们可以说,现在条件有限,达不到原著描写的精彩,我们尽量去做。但如果从最开始的调子上就轻视了,弱化了,这是灭自己的心气。


当然了,排兵布阵、大规模战场我不懂,我是指阵前斗将,兵卒厮杀这些。”


“……”


一番话说完,不少人蠢蠢欲动。


本来嘛,男人喜欢三国,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份武力值。谁不想看三英战吕布,谁不想看长坂坡?


但现在是将文字转化成影像,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


短暂沉默,一人问:“那你的意思,还得去香港请人过来?我觉得胡扯,三国古朴厚重,走写实风,总不能打着打着就飞起来吧?”


“就是啊,香港走江湖套路,三国又不是武侠剧。”


“对,绝不能搞飞天遁地那一套!”


“……”


一片嚷嚷中,许老师又叹,“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思维问题。


就比如香港,大家对香港功夫片了解多少?


前几年两地交流周讲过这个东西,那边早期的功夫片都是脱胎于戏曲,早期的武行也是梨园出身,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规整的不得了。


只是影视产业发展太快,为迎合商业市场,才不断推陈出新,博人眼球。


我无意冒犯啊!我只想说,别总把事情简单归类,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一提香港就是江湖路数,飞天遁地。一提武戏,就是三国写实,古朴厚重。


这叫思维上的一刀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我不知道三国应该写实么?


我在讲这个分寸感,在契合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如何让武戏更好看一些!”


“……”


之前开口的几个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王扶林不自然的咳嗽两声,他也承认,因为国内不擅长武打戏,有点规避弱项,突出强项的意思。


“那你什么意见?”任大惠问。


“首先还是请香港的武行过来,不用担心风格,主导权在我们手里,我们提要求,他们执行。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