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大明新命记> 第五五零章 面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五零章 面谈(1 / 2)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杨振回到总兵府中,立刻下令召集松山城内外各路将领到城内总兵府议事。


到了中午时分,各路将领聚齐,杨振当众宣布了他任命祖克勇、吕品奇两人出任金海东路、金海北路协守总兵官,并叫他们二人次日一早即各领所部赶赴辽海对岸的决定。


杨振还当场请出了卢志德交给他的圣旨,以及吏部、兵部已经联署钤印的空劄,当场命人书写了对祖克勇、吕品奇等人的任命。


杨振的决定,出乎众将的意料之外。


但是祖克勇、吕品奇以及夏成德这几个副将,事先皆已经认同了杨振的决定,到了此时他们不吱声,其他各部将领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包括乳峰岗参将徐昌永,之前并未认真想过率部渡海移防的事情,但是这一回杨振直接任命他为金海东路协守副将,他不去也不行。


以前他还可以用麾下蒙古兵马忍受不了海上风浪颠簸当做留守辽西的借口。


可是眼下,杨振并不是叫他们乘船,而是叫他们沿着海岸附近的冰面踏冰过去,却叫他无法张口拒绝。


连祖克勇、吕品奇他们麾下的重骑兵都可以冒险踏冰过海,他手底下的蒙古轻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至于驻守乳峰岗的另一个兵马较多的人物,即于乐吾,更是没有任何话说。


杨振这一次到京师献俘,竟然没有忘了先前对他的承诺,为他战死京郊的父亲于可清请到了朝廷的追赠,这比直接提拔他本人还要令他感恩戴德。


虽说这个迟来的追赠,只是一个级别并不怎么高的忠显校尉,但是对于乐吾来说,有了这个忠显校尉的追赠,也可以告慰他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若是没有杨振想着这个事情,并出面帮他做到,单靠于乐吾自己的话,可能真得努力到猴年马月去了。


所以,对于杨振的命令,尤其是叫他跟着仇必先充当全军先锋的命令,他二话不说领了军令。


至于祖克勇、吕品奇、徐昌永等人离开以后的原驻地防务问题,杨振也一并指定了人选。


乳峰岗大营的防务,交给了前番守卫乳峰岗时打退满鞑子进攻的主要人物安庆后。


松山城的南门及南城,暂时交给了新入松山城的刘万忠部,并让他的人马部众,在南门外满鞑子两白旗jūn_duì 原来遗留下的大营里暂时扎营安顿。


杨振所部刚刚占领辽东半岛的南端,那里如今没有汉人百姓,而且荒岛荒地,荒山野岭处处皆是。


所以,杨振将来想让刘万忠领着他那四千多没散掉的部众,跟着自己渡海到那边去开荒屯垦,毕竟这些人已经有了开荒屯垦的经验,十分难能可贵。


也因此,他对刘万忠及其人马部众,只是做出了一个暂时的安排。


而刘万忠及其所部人马无粮无饷,又是初来乍到,寄人篱下,自是无可无不可,一切听从安排。


与此同时,监军内臣杨朝进对于杨振的这些安排,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相反,对于杨振能在回到松山城里的第二天,就遵照崇祯皇帝的最新旨意,开始安排麾下人马往辽东半岛的敌后移防,他还是很欣慰的。


监军内臣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监视和督促前线大将执行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命令。


杨振虽然回来晚了,可是一回来就立刻领了旨意,行动起来,他还能有什么话说?


就这样,当天中午,总兵府里的军议结束,那些受命于次日一早就要启程的人马,立刻行动了起来。


此行虽说了是轻车简从,疾驰急进,但是该带的东西,还是要带足了的。


干粮,行李,双倍的战马和骆驼,还有杨振麾下各部如今攻守作战必不可少的大批飞将军,更是缺一不可。


就在杨振结束了军议,松山城内外得到命令的各部开始行动起来的同一时刻,锦州城的祖大寿派了一队人马,来到了松山城的北门外。


祖大寿派来的人马给杨振送来了一封信,而这封信自然很快就转呈到了杨振的手中。


信口是火漆密封了的,信封上写着金海伯亲启五个字。


杨振拆开一看,里面的信纸上只写了两行字,一行是正文,一行是落款。


正文是:“期于午后至沙河口一会。”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