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大明新命记> 第六九二章 条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九二章 条件(2 / 2)

“没错,就用济州岛来换江华岛吧。江华岛上的宫室宗庙,本都督秋毫无犯,用一孤悬海外的荒岛,换回江华留守府,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了!”


杨振叹着气这么说道,好像自己卖了金尚宪多大面子似的,又好像自己这么做吃了多大的亏一样。


而金尚宪听他这么说,当下收起了怒容,一张干瘦的脸上,神色时而疑惑时而凝重,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


“济州岛,的确孤悬海外,岛上人口寥寥,乃是以往小邦放逐囚徒之地,也可说是荒岛一座。但是,割让土地,乃小邦君臣之大忌。即使是一座荒岛,也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条要求,老夫可以代为转达,但却不能作保鄙国君臣答应。”


杨振见他仍旧不肯松口,心道:朝人果然是又臭又硬,典型的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亲棺不落泪,想到这里,立刻说道:


“金老大人,本都督原本没有废旧立新的打算,但是如果他李倧不答应,那就不要怪我将来换一个肯答应的上位。到时候,可不光济州岛不是他的,包括整个李朝八道之地,也都不再是他的了。”


“你——”


金尚宪见杨振终于图穷匕见,露出了强势的一面,想当面怒斥一番,却又突然张不开嘴了。


尊明抗虏,是他的一贯主张,是他的神主牌位,然而眼下大明那边也好,李朝这边也好,要反清抗虏,还是得靠眼前这个杨都督,真撕破脸,将来咋办?


因此,金尚宪脸色变幻来去,最后叹口气说道:“杨都督,老夫虽心在大明,但此身终究乃是朝人,古稀之年,夫复何求?惟愿将来青史之上,能够不留骂名而已!


“都督如此条件,若我点头同意,老夫与那个屈膝事虏、卖国求荣的崔鸣吉,又有什么差别呢?百年之后,后人又将如何看我?”


金尚宪这个亲明派,现在夹在杨振与李朝之间也有点两面为难了。


对此,杨振也能理解,见他如此说,便对他说道:“金老大人,我也不想让你为难,你且回去汉阳城吧。把我的要求,告诉李倧。谈判嘛,总要有来有往,或许汝国当道诸公的想法与你不同呢。”


见杨振已不想再谈下去,金尚宪只得叹口气,同意将割岛等五条撤军条件转达给汉阳城内的李朝君臣。


其实,杨振提出的五条当中,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他的四条,原本都在金尚宪的预料之中。


在他前来江华岛的路上,他就想到了这几条。


以前东江镇还在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一到东江镇各部人马缺粮缺饷的时候,东江镇的将帅们就会派人少来索要粮饷。


如今东江镇是没了,但是金海镇却出现了,而且这次出动了大批兵船火炮,占领了江华岛,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拿出一批钱粮,这些人又岂会轻易撤离?


而且,当他上岛以后,得知明军带队的将领,竟是杨振本人,当时他就知道,事情可比以前棘手多了。


好在杨振向他坦承并没有废掉李倧这个王上的打算,至于提出的撤军条件,除了第一条没法接受之外,其他四条倒也不是不能满足。


尤其是第四条、第五条,——要求贬斥事虏派,要求起用亲明派,不正是自己日夜盼望的事情吗?若能趁此机会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实了,不也是大好事一桩吗?


就在当天下午,金尚宪问清了杨振的撤军条件之后,在留守府里见了洪命一一面,然后就启程离去了。


杨振给了他两天的时间,叫他在六月十五日的午时以前,必须带着李倧的答复回来,否则,自己就将出兵汉阳城。


当然,金尚宪走了以后,杨振这边也没有闲着,当天傍晚,他就叫沈器成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了一封书信,遣人过海上岸,走小路前往南汉山城去了。


杨振要利用沈器成与沈器远的关系,说动沈器远协助他实现自己的设想,并叫沈器远给他提供一个亲明派文武大臣的名单,同时也承诺将来帮助沈器远一党实现他们的目标。


然而当天深夜,沈器成派去南汉山城送信的信使,就携带着南汉山城防御使沈器远的答复书信,回到了江华岛上。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