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谁都不想输的比赛。
2比2打平,活塞想赢,这样子他们在主场连续两场比赛都是赛点;
湖人想赢,他们想保住全部的主场,带着赛点去客场全力拼下一场。
奥尼尔暴走,科比也暴走,活塞的领先优势并不保险。
分差一直缩小。
活塞的防守已经做到最好,湖人这边,皮球传到科比的手上,他一记三分,在比赛进入最后三分钟的时候,直接命中!
“真是冷血!”胡比·布朗大喊,“科比的血难道是冷的吗?”
96比98
打到这个程度,湖人只落后2分,比赛却还剩下三分钟。
活塞这边,他们的潜力也已耗尽。
大本钟身背五犯,拉希德身背四犯,其他三人也从第四节的第一秒就开始比赛。
接下来的三分钟,是对意志的考验,比的是谁更想赢,结果将证明谁更接近冠军。
“阿兰。”
休斯顿终于等到莫蒙尘对他下达新的指令。
“从现在开始,全力防守科比。”
不管怎么做,科比都不可能在总决赛期间造反,野心的种子已经种下,它不会在今天发芽,也不会在明天发芽,它迟早有一天会指引科比走向命中注定的道路。
现在他们需要全力以赴,拿下比赛。
莫蒙尘压着节奏,哪怕是跑轰球队,在这种关头,也不会随意的进攻。
他在前场瞭望,科比的防守甚为专注,并不给他机会,忽然,活塞祭出了迷宫战术。
华莱士在场的时候,迷宫战术对湖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威力,只要奥尼尔盯紧华莱士一人,其他人就能根据华莱士的走向判断活塞的战术。
湖人已经破解迷宫战术,为何活塞还要继续这么打?
好问题。
“这根本就是一个幌子!”禅师看见莫蒙尘绕过掩护之后,拔起三分,直接叫了出来。
轰轰烈烈的迷宫战术只是用来迷惑湖人的防守,真正致命的人是dor.mo。
一记三分,全场哀叹。
它也没有让球迷“失望”,如同一支粉碎希望的无情飞箭,射穿了篮心。
101比96
“dor.mo个人第40分,他现在超越了沙克,是全场得分最高的球员!”
几乎耗尽进攻时间的一次进攻。
莫蒙尘很喜欢看着对手来一出高强度的防守,眼看着要防出一个24秒,却在最后一刻门前失守,那样的进攻最打击人。
因为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
这种感觉,就像1分惜败和20分惨败。
惜败的感受往往比惨败来得深。
布莱恩·肖带球过半场,自从莫蒙尘第二节在费舍尔头背打,鲨鱼能往里推进一步都算他厉害。
这样防守是不合规矩的,只是希尔并没有彻底放空对手,他只是放空了两米,在没有联防的时代,这样的防守被称为伪联防,因为它不合规矩,属于钻空子的防守。
这个防守最大的问题是,希尔必须放格伦·莱斯两米,这位享誉九十年代的神射手,绝不是一个合适的放空对象。
哪怕他第四节的投篮手感不佳,他们也不能这么防。
肖把球传给莱斯的刹那,休斯顿已经轮转到位。
莱斯再把球给到科比,莫蒙尘也赶到他的面前。
但还有一人被放空,那就是最值得被放空的人。
布莱恩·肖,他得到了空位三分机会,最后五秒,他必须出手,想想自己的三分命中率(33%),这种情况下,他需要一颗大心脏,还有奈·史密斯的保佑。
“唰!!”
“shaw!”
“shaw!!!”
这一球拯救了湖人,比赛时间剩下1分35秒,肖的三分命中,让湖人把分差追到2分。
101比103
莫蒙尘无话可说,这就是他们注定要付出的代价。
你不想让奥尼尔进攻,你要限制他接球,一个、两个,都不够,你必须出动三个人,你必须放弃一些防守人。
他们如此轮转,让布莱恩·肖来投这一球,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肖投进了,活塞愿赌服输。
只不过,想靠这一球赢下比赛,还是不够的。
一分半钟的时间,莫蒙尘慢慢运球,因为他的速度太快,湖人不敢紧逼,只能任由他慢吞吞地过来。
还没过半场,莫蒙尘便已经呼叫了这个回合的战术。
手术刀战术1号。
历史最悠久的手术刀战术,几乎每个来到活塞队的球员都会这一套战术,它的第一终结点是阿兰·休斯顿,其次是莫蒙尘。
看见莫蒙尘打出手势,休斯顿开始跑动,这条战术需要大量的跑动,反复来回地运动,直到最后一刻接球投篮。
如果没有莫蒙尘和休斯顿这样的神投手,手术刀1号战术并不可靠,因为最后时刻投篮,背负的压力非寻常投篮可比,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得加快速度,打乱投篮节奏。
“还有五秒,没时间了!”
谁说的?莫蒙尘突然收球,心里默数,人墙已经搭好,最后两秒,休斯顿会出现在那。
他没等人出现,就把球提前传出去,这个提前量能让休斯顿以最佳的姿势出手。
果然,休斯顿如约而至。
接球,跳投,标准而又舒服的跳投。
“唰!”
105比101
现场的唉声清晰得让人有点心疼湖人球迷,分差再次拉到4分。
比赛时间只是剩下1分04秒。
一样的防守,一样的赌博,肖再次出手。
这回,奈·史密斯不再眷顾他,空位三分迎着篮筐飞出,然而,奥尼尔竟在三人的围剿下抓住进攻篮板,补扣得手,拿下今晚的第42分以及个人第12个进攻篮板。
103比105,活塞请求暂停。
“耐心,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韦斯特法尔画出一条战术后大喊。
比赛时间只剩下最后的40秒,暂停过后,现场的球迷用洪亮的“防守”来帮自己解压。
活塞领先2分,他们有机会把分差进一步扩大,那将保障他们拿下这场比赛的赛点。
希尔运球过半场的这段时间,阵地上的队友们已经跑了一圈又一圈,每一圈都伴随着对抗。
自从1998年的半决赛,米勒推开莫蒙尘命中准绝杀——虽然最终被莫蒙尘反绝杀——最后时刻把比赛交给球员仿佛成为了一种不可打破的定律。
裁判失去了效用,无论对抗成什么样,除非是那种让人无可忽视的打手或者恶意犯规。
莫蒙尘就在希尔的旁边,他可以传球,可以呼叫战术,也可以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