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科幻>六零小仙女> 第7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节(2 / 2)

本来有的还不信, 但是上次那场大雨下了后, 李家村小神仙小仙女的威名就彻底打响了。


这一回荣锦让停车的地方比较凑巧, 旁边正好有一个逃荒者自发的聚集区,荣锦召雨的过程被他们全亲眼看到了,可不就狂奔而来激动地大喊神仙嘛。


接下来,几百人排着队一个个上前,荣锦看他们一眼,对方就欢欢喜喜地走开,轮到下一位。


最后所有人都得到了小仙女的赐福,高高兴兴地迎着绵绵细雨跟在小卡车后面去安置点,其的小孩子们被刘部长安排上了车斗,一起拉了回去。


灾民顺路被送到安置点的连长那里,荣锦心又好,也过去看了下。


原本空荡的大路两旁已经密密麻麻地搭满了木房子,几千人一起生活的场景是非常壮观的,不过有荷枪实弹的jūn_rén 在,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每个人都需要用劳作换回吃的,不听话不安生的人不仅会被关小黑屋还要饿肚子,没有人那么傻地对着干,又没有好处拿。


刘部长下车过去,将新一批逃荒者交给连长,周围的正在干活的人们见到他来很是欢迎,纷纷笑着跟他打招呼。


新来的几百人看到这里的好生活,像是找到组织了一般,好多人泪流满面。


刘部长又老生常谈,像对其他几批那样跟他们讲了讲这里的规矩,另外保证等他们家乡旱情缓解了就能回去了。


到时候还会有粮种发放,只要他们勤恳努力,就能有饭吃有衣穿,不怕冬天熬不过去。


灾民们感激涕零,听他说完后呼啦啦全跑到荣锦周围,噗通噗通再跪了一圈磕起了响头,嘴里说着多谢小仙女赐福。


这不,福气立马就来了,真灵验啊,一定要好好拜一拜!


这群人异常的举动引得在场其他人纷纷看过来,等得到传言的小神仙就这里的消息时,场面一下子就有些失控了。


知道的人全都往这边赶啊,不知道的人也随大流一起过来,然后噗通噗通噗通地紧跟着圈里面的人一起跪下磕头作揖,多谢小神仙保佑,让他们现在有屋子住有东西吃。


搭屋子出力气的jūn_rén 们:“…………”合着他们当爹又当妈的搭房子找吃的还不如一个小奶娃娃?


连长表示不服,上来冷着一张脸问他们是干嘛的,搞封建迷信是不是,要不要回营子好好交代一下。


刘部长咳嗽一声,赶紧过去调节,上去把连长拖到一边,两个人在那儿嘀嘀咕咕了半天。


荣锦发现连长被刘部长‘教育’之后看她的目光特怪,难以理解欲言又止那种,不知道想干啥。


眼看着跪拜的人越来越多,荣锦顶着连长诡异的视线让刘部长启程了,反正看也看了,打道回府吧。


不过走之前,荣锦通过刘部长让那些伐木搭房子的jūn_rén 去山里找树苗来,把之前砍了树的地方都种上,不然等他们走了,那一片可就要光秃秃的开始水土流失了。


虽然她说的没头没脑,但刘部长听了要求仔细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特别嘱咐了连长一定要如此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砍了前人的大树,也得给后人留下同样多的小树苗啊。


或许这就是主席之前提过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吧,刘部长表示他的思想觉悟又上升了不少,自我感觉精神得到了升华。


回去后,刘部长离开前和荣锦约好时间,以后每隔三天过来带她去周边一次,先把这一大片地方的旱情解决了再说,然后就可以安置分散逃荒者了。


荣锦点头应允下,下一秒就入定了,整个人像是睡着了一般,怎么叫都叫不醒。


大家对上次还有印象,大概知道这是她做好事积德之后的那什么修炼啥的,反正他们不懂,但是也了解没啥危险,于是不再像上回那么慌乱,而是悄悄把她抱回了小木床上躺着。


在荣锦消化功德提升神力之时,刘部长找到了老族伯家,和他讨论政府向他们村买粮的事情。


“你要买我们村的粮食?”老族伯惊讶地脱口问道。


刘部长郑重地点点头,“夏末秋初能种的都想收购些,主要是为了灾荒缓解后,灾民回到家乡能有粮种补种……”


他将买粮种的目的解释清楚,老族伯拒绝的话说不出来了。


要说让他们村卖粮食,那绝对是不干的,现在这种时候粮食是大家伙的命根子,傻了才会去卖粮食。


但是刘部长是买粮做粮种,还是一心为民的心思,他要真不松口,情理道德上都说不过去。


然而真要卖给他吧,村民们同不同意是一回事,他这里也不怎么甘心,卖粮食得的钱哪有粮食本身金贵啊,一看就是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干呐。


刘部长考虑到了这一点,给老族伯做下了保证,说是李家村卖出多少粮种,来年缓过来了就能免去多少公粮,政府绝不会让人民吃亏的。


老族伯这才眼睛亮了亮,招来儿子李红军让他去村里叫几个老家伙过来,他们商量商量再给答复。


刘部长趁这个空档把周围几个村子也跑遍了,许以同样的承诺,手有余粮的大队不是不心动,但是没有人当出头鸟的情况下,都先按兵不动看情况了。


李家村很给出了答案,他们集体召开了一次全村大会,跟大家伙说了这件事,然后为了以示民主,让众人投票表决,最后基本全都同意卖。


反正他们自家的粮食都已经分到家放着了,粮仓里多余的粮食到了明年就是陈粮了,若是现在能卖给政府换钱,不仅年底多分钱,到时候还能抵公粮数,那真是何乐而不为啊。


刘部长得到想要的答复后,立即派人过来称粮付账,小卡车开进村时,全村人都来围观。


由于是做粮种用的,老族伯没那个坑人的坏心思,特意按照个大饱满的粮种要求来选的,很是让刘部长满意。


小卡车来拉了好几回,有眼力见的村民给算了一笔账,这次村里少数得有一千块进账,乖乖,算一算到年底每家能多分几十甚至上百块钱哩,真令人期待。


有了这种刺激和激励,等到给地里的秋季庄稼除草施肥时,大家伙都干的特别卖力,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白天去田里干活,晚上回去在家拜小仙女。


无论是物资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李家村村民们那都是丰富的很呐。


隔壁几个村看到李家村打了头后,当刘部长再去收粮时,他们也开始卖了。


然后尝到了甜头就想要更多更好,地里的活计都干的又好又,畅想着下一次丰收后也能有余粮换钱,那该多好啊。


别管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些村庄都算是慷慨解囊了,刘部长收获不少,付出的代价同样也不小,但是仍然不够。


神迹内的村庄不算少,但是总体来讲只有挨着李家村的十来个村子才能拿出够份量且品质上佳的粮种来。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