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早在白胜穿越的前一年,当朝皇帝赵佶曾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
为何他要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呢?这个称号要分为两部分来解读。
先道君。他自称道君,是因为他崇信道教,鄙视佛门。
赵佶曾经公开表示,他认为普下的和尚都是些好吃懒做之人,没有什么法术,只会骗吃骗喝。所以他不信佛,只信道。所以自称为道君。
再教主。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皇帝已是人间所能达到的最高称号,表示着至尊至贵的地位。而在身为皇帝的人看来,却未必真的满足,所以有时会追逐一些自己以为更有吸引力的称呼。
宋朝制度,被废的皇后皈依道教的,称为“教主”。比如仁宗废后郭氏号称金庭教主、哲宗废后孟氏号称华阳教主。
但是赵佶为何自封为教主呢?这就不能不提及一个重要人物,此人名为林灵素。
林灵素是当世著名道士,温州永嘉人,家世寒微。
林灵素幼年曾皈依佛门为童子,因偷食酒水荤腥破戒而遭到寺院的责罚,愤而还俗。
还俗后曾为苏东坡书僮,东坡问其志,笑答:“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
林灵素曾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等人跟随苏轼游历下,在走到苏轼的老家四川时,遇见了一个叫做赵升的道士,赵升精通道术,学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