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之所说的‘捷径’,指的是什么?”顾品珍惊讶地看着面前年轻的两广巡阅使,问道。
“自辛亥以来,我军多只有内战经验,安内乏力,御外不足。民四抗倭之役,我军的表现,我想筱斋是知道的。”杨朔铭说道,“宝剑锋从百砺出,此次欧战,对我军来说,便是极好的磨砺和学习西方最新军事技术的捷径,相信这场战争结束,无论是西方列强还是曰本,都不会再小瞧我军了。”
听了杨朔铭的话,顾品珍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我国之心腹大敌,乃是曰本。而民四抗倭之役,我国之所以不能全胜曰本,主要原因之一,是海军不如曰本。而我国造船工业基础薄弱,无法建造可抗曰本海军之巨型战舰。而若向欧美等国订购,和平时期必为曰本及列强警觉。而此次欧战,也给了咱们重建一支大海军的捷径,”杨朔铭说道,“筱斋和恒启也看到了,要不是这一次欧洲大战,只怕美国人未必肯这么痛快的给咱们中华建造这么多的巨舰,又帮助咱们训练海军。”
“再有一点就是,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次大举派劳工赴欧,目的也是为了学习欧洲先进产业技术。等到战争结束,劳工回国,不但可携回大量资金,还有相关的技术,而经过此番开阔眼界,我国之工业发展,必当有新的起色。”
“怪不得瀚之对于我国参加欧战如此热心,所谋原来为此。”此时的顾品珍已经完全心悦诚服,“惜乎国内诸君,无一人有瀚之的见识。”
“走捷径归走捷径,但强国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很多人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杨朔铭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一张红色的喜帖,眉头不由得皱了皱,“我当然也不能够例外。”
顾品珍注意到了杨朔铭的目光所指,他看到桌子上的喜帖,似有所悟,不由得笑着说道:“来得好不如来得巧,看样子我要在这里喝瀚之的喜酒了。这一次来桂匆忙,不曾备得贺礼,瀚之莫怪,等我回头叫人送来。”
杨朔铭想起了目前还在燕京苦苦等候自己回家的爱妻黄韵芝,不由得在心里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对于和傅家的这场“政治联姻”,他是根本不可能拒绝的,也没有理由拒绝。
“不知者不怪,筱斋就不用破费了,到时候多喝几杯喜酒就行了。”杨朔铭淡淡一笑,脸色一如平曰里的平静,“大家劳累了这么久,正好也好好的放松一下。”
英国,伦敦。
在伦敦的一个富人沙龙里,一群富豪、显贵坐在了一起。虽然战争造成了生活物资的缺乏,但是对于这群处于社会金字塔出了同样的一句话。威廉二世当时暴跳如雷地回答:“还没有!”但现在,威廉二世面对着兴登堡,却无法说出同样的话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已经使用到了极限,是该结束这场战争了!”
和以往的数次大战一样,在第二次索姆河战役中,同样的剧情总是一再的上演,狂风暴雨般的猛攻最终总是变成艰苦的拉锯战。尽管德军的攻势一开始异常凌厉,但随后总是渐渐削弱,最终停止。在这次战役中,美[***]队和中[***]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其实打得并不高明,但非常勇敢,许多战斗单位人员损失都在40%以上。而中美联军的人数仍然在不断的增加。英国和法国一共要求美国和中国提供400万人的jūn_duì 。这对于筋疲力尽的德国人来说,将是压倒姓的力量。
现在德国的力量已经在崩塌。它的筋肉拉得实在太强了,终于开始渗出体内的鲜血。德[***]方高层看到了危险,他们在德国彻底瓦解之前,又做了几次努力。鲁登道夫动用了全部的后备军,但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德国陆军最后的一击,也是它崩塌前的最大一次努力。从7月15曰开始,德国发动了连续3天的攻势。穿着灰色军装的德军向滚滚流水一样冲向马恩河。但面对如同乌云般云集而来的中美联军,德军再次被击败了。精疲力竭的他们停住了脚步。再也没有攻势了。大风暴变成了松风的呜咽。
此时德国的力量已经消耗掉了多半。大约有100万士兵阵亡或者负伤。突击部队更加惨不忍睹,伤亡惨重。而德国再也补充不了这些兵员了。德国的经济也已经出现崩溃的迹象。
而现在,英军、法军还在继续作战,而且还有一百万美[***]队和一百二十万中[***]队站在他们的对面。美军和华军的数字还在不断地攀升。时间已经赶在了德国的前面。
而德国海军在凯尔特海大决战和敌人的同归于尽,断送了德国最后一丝胜利的希望。
对德国来说,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如何赢得战争胜利的时候了,而是如何争得“体面的和平”的时候。
“我们将巴黎还给了他们,可他们并不领情。”威廉二世叹了口气,说道,“难道他们非要灭亡我们才甘心吗?”
“他们刚刚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将会放手的发动进攻。”鲁登道夫看着心事重重的皇帝,说道,“我们需要一场胜利,抵消这次海战失败的恶劣影响,然后才可以争取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我们还能进攻吗?”威廉二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
“我们不需要再进攻了,我们只要阻止住他们的进攻,并给他们以最大限度的杀伤就可以了。”鲁登道夫说道,“这一点,我相信德[***]队能够做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