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高科技军阀> 五百六十六 “合围圈”上的战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百六十六 “合围圈”上的战斗(2 / 2)

“不,我自己担着好了。”东方白说道,“仗还要打下去,不用牵扯更多的人。”


东方白拿过刚刚写好的战报草稿打开,将刚才关于苏联新式攻击机的情况加了进去,然后交给了一位通讯兵,要他马上发出。


此时,天空中再次传来了飞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声音。


“走吧!苏联人又来送死了。”东方白说着,站起身来。


正如同东方白说的那样,此时华军侦察机发现在了苏军的大部队正集结在一条被森林覆盖着的中等山脉以南。集结的中心在一座小镇附近的森林地带。它的运动方向很明显,向东直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此时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已经下令实行包围作战。华军越过托博尔河向前挺进,准备把北面这扇大门关死。另一支华军从西侧缓慢接近,阻止朝这个方向突围的苏军。此外,一支华军从右翼插入敌后,完成包围的态势。此时邓烨少将的第三轻骑师派遣“成武”战斗队出发前往侦察。


这是一支混成战斗队,它以“第9步兵狙击团”团长张成武的名字命名。它的组成是除这个团以外,还有第67坦克营第2连,第80炮兵团第1营和第22高射炮团第1营(含四个连)。


这是一支防空火力很强的部队,把它部署在最前线和陆军一起行动,如遇苏联飞机空袭,随时都可应战。在这几天疾风般的快速进攻中,没有发现多少苏联飞机。可是,高射炮部队的瞄准通信连由于交通堵塞掉了队。只有高射炮跟上了陆军的先头部队。


因为高射炮没有瞄准和通信等关键设备,对空中目标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相反在地面战斗中却发挥了威力。具有高速弹道的高射炮弹的穿甲能力无论是步兵还是陆军的炮兵都非常清楚。对目视目标的直接射击尤其厉害。


中午时分,张成武混成支队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彼得留拉村。它跟伊特拉斯相毗邻,距离四公里。在这里,华军的进攻受挫,来自伊特拉斯前面的“土堡垒”丘陵地带的猛烈炮击把中国步兵赶进了掩体。


与此同时,发现在南北两条通向伊特拉斯的公路上有扬起尘土的敌人行进部队。东北方向也发现有部队在调动。西南面的森林虽然很寂静,但那里肯定隐藏着苏联jūn_duì 。


苏军的炮兵发疯似地射击着,他们在伊特拉斯以西三公里的二四一高地压制着整个战场。华军第八团二连的部队被派去攻打这个高地,但只前进了几百米。


张成武上校打算把从东西进入彼得留拉村的部队部署在村子的西侧。狙击兵们穿过山丘,慢慢地向伊特拉斯靠近。但是,在离“土堡垒”还有一公里处,受到猛烈的炮火阻击。


13点20分,第二十二高射炮团一营首先进入彼得留拉。营长魏厚春少校穿过苏军的步枪、机枪火力网,好不容易找到了张成武上校的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他受命穿过彼得留拉,在连接彼得留拉——伊特拉斯的公路南侧部署火力,直接支援正在苦战的步兵。


丁春生少尉的第五连六门37毫米高射炮首先参加了战斗。接着又增加了三门。第四排作为营的预备队待命。


由于停止了正面进攻,开始从南面围攻伊特拉斯,所以,丁春生把这九门炮的炮口调转向南。


这时,第二和第三连的90毫米重炮业已部署在偏东的一侧,但位置不太理想。这块阵地在陆军105毫米野战榴弹炮阵地旁边的洼地上。因为有山丘,看不见苏军。这个地形对野战榴弹炮倒是理想的。因为它的弹道轨迹呈弧线,可根据前沿观测兵的指示进行射击。


但高射炮的弹道是一条直线,一定要从炮位上看到目标才能射击,而这里却看不见目标。如果把炮搬上山,真是难得的礼物。他悄悄地把它们配备在两侧,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照到五连前沿阵地。


23点10左右,天色一片漆黑。在离华军阵地前沿不远的地方,传来了俄语的口令声。丁春生下达的准备开炮的命令悄悄地从这门炮传到那门炮。


突然,右边的探照灯亮了,一时被照得花了眼的苏联士兵一个个趴在地上不知所指。高射炮趁机平射。3秒钟后,右边的探照灯灭了,左边的又亮了。就这样交替照射,不断变换位置,只照几秒钟。经过十五分钟的战斗,苏军的这次夜袭又被击退了。


第二十二高射炮团第二、三连的90毫米高射炮阵地的情况非常糟糕。自凌晨3点以来,这两个连就被优势的敌军打散。苏军从南面的森林里出来,企图趁着夜色全力向西南方向的托博尔河突围。


战斗打得格外激烈。苏军越过一个个山丘,排着密集的队形越逼越近。最后,华军炮手们不得不用刺刀和苏军展开肉搏。营长魏厚春少校和三连长王实武上尉阵亡,此外,还有许多官兵伤亡。五连三排的37毫米高射炮终于成功地向苏军的侧面开了火。直到这时,苏军的进攻才被击退。炮手们从掩体里跳出来转入反击,一直追到八百米以外的出击阵地。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