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节(2 / 2)

“何兄无需多虑,我并非那等多嘴多舌、贪功冒赏之人,这件事并未告诉任何人。”


赵不弃仍笑盯着他,目光像一双无形之手,想极力拨开何涣的胸怀。何涣又怕又厌,却又不敢露出半分,更不知道赵不弃究竟知道多少。不过看来,他至少知道丁旦,而知道丁旦,就知道丁旦是杀人凶犯。何涣一向不善遮掩,心里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惶惶盯着赵不弃。


赵不弃又笑着道:“之前,正是怕惊扰到何兄,在下一直有意避开,只是看到有人在追踪何兄,怕对何兄不利,所以才来相告。”


何涣浑身一颤,仍不敢轻易出言。


“何兄,那些人为何要追踪你”


何涣顿时想起昨晚在蓝婆家,被那个黑影抓住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看来何兄也不知道这倒是怪了。”赵不弃笑着低头沉思起来。


何涣心里惶惶急想:他究竟想要什么


这几个月变故太多,他心里乱成一团,再加上惊怕,更是毫无主意。


赵不弃却似自言自语般低声道:“其他倒也没什么,只是冒罪应试这一条”


他连这都知道了何涣像被雷击了一般,顿时张大眼睛呆住。


赵不弃抬起头,收起了笑,郑重道:“或者何兄又惹出什么事端来了何兄,还望你能相信我,我并非要害你,而是来助你。若是要害你,不但今天的殿试,上个月的省试,你就早该被逐出门了。我在京郊看中一处宅院,只要五百贯,至今还未凑够钱,若是检举了你,我现在就该在那池子边喝酒赏花了。”


何涣望着他,将信将疑,但看他说得诚恳,心安了不少,小心道:“我一直闭门读书,并未惹什么事端。”


“你是说做回何涣以后”


看来他真的知道,何涣只得小心点点头。


“前两日你去应天府做什么”


“应天府我从未去过应天府”


赵不弃从何涣家出来,肚子已经饿了,想起许久没有去看望过兄嫂,便驱马向东城外走去。


到了堂兄家里,才进院门,他就大声嚷道:“讨饭的来啦”


墨儿笑着迎了出来,接过缰绳,将马拴到墙根。他大步走进去,见兄嫂一家已经开饭,桌上仍是那几样简单菜蔬。夏嫂忙去拿了副碗筷,瓣儿替他添了把椅子,赵不弃坐下来,拿起筷子便大吃大嚼,一边吃一边得意道:“哥哥,我也要开始查一桩案子啦,这案子极有趣。弄不好会惊动天下”


堂兄赵不尤却没太在意,只随口问了句:“什么案子”


赵不弃猛刨了两口饭,才放下筷子道:“前任宰相何执中的孙子何涣,你知不知道”


“只见过一回,没说过话。”


“哥哥觉得此人如何”


“看着比较本分诚恳。上个月省试,他似乎是第二名”


“哈哈,看来他连哥哥的眼睛都能瞒过。”


“哦他怎么了”


“这话只能在这屋子里说,万万不能传出去。你们知不知道,他是个杀人凶犯并且瞒住罪案,不但参加了省试,今早还去殿试了。”


墨儿忍不住道:“隐瞒重罪,参加省试、殿试,又是宰相之孙,这事情一旦揭穿,真的会惊动天下。”


赵不尤却问道:“你是从哪里得知的”


赵不弃笑着答道:“我也是无意中才发觉的,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何涣那人虽然是杀人凶犯,人却不坏,只是有些呆傻。”


赵不尤又问:“是有人托你查这件事”


赵不弃道:“并没有谁让我查,我只是觉得有趣,想弄明白。”


他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瓣儿平日最爱说笑,今晚却第一次出声,笑着道:“这可真比那些说书人讲的故事还离奇,听起来何涣这人的确不坏,二哥你就别检举他了。”


赵不弃笑道:“我怎么会做那种事情我现在倒是怕追踪他的那些人会检举他,想帮帮他,好意上门去告诉,那呆子却不敢信我。”


赵不尤又问:“你说在应天府见到了他,他怎么说”


赵不弃叹道:“原本都说动他了,但一提到应天府,他又缩了回去,再不跟我讲实话了。我也只有出来了。”


“很巧,我正在查的案子也和应天府有关。”


赵不尤将郎繁、章美的事情简略说了说。


赵不弃笑道:“这么巧不过,我在应天府只见到何涣一个人,并没有见郎繁和章美。我以为我这案子胜过你原先查过的所有案子,谁知道你又接了一桩这等奇案。大哥,你平日最爱说万事皆有其理,你说说看,何涣变丁旦,这其中有什么理”


赵不尤道:“此人我还不甚了解,不过他做这些事,自有他不得不做的道理。”


“那么,那蓝婆的儿媳妇忽然变身成另一个女子呢”


“这一定是个障眼术,你再去细查,应该会找出其中破绽。包括何涣杀阎奇,那日我听顾震讲凶犯是丁旦,因不认识,便没在意。但凶手若是何涣,倒有些疑心了。”


“你认为不是他杀死那术士阎奇的可他自己也招认了。”


“若单是这桩命案,倒也罢了,但之前还有那女子变身异事,两者难说没有关联。另外,何涣一介书生,如何能殴死阎奇这也多少有些疑点。”


“你这么一说,其中倒真有些可疑,我再去查问一下。若他不是凶手,那便没有冒罪应考的罪责了。”


“何涣一事,你最终打算怎么做”


“并没有什么最终打算,只是觉得有趣,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若他真是冒罪应考,恐怕还是要去检举,毕竟国法不容凌越。我大宋最公平严正之处便是这科举之法,布衣抗衡公卿,草民成就功业,全仰赖于它。何况那何涣还是贵胄之子、宰相之孙。”


“这些我


...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