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天马行空四部曲> 读书的“无用”与“有用”─李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读书的“无用”与“有用”─李健(2 / 2)

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而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你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检验哪些书是好还是坏。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但经典不会,无论何时翻阅经典,你都会满载而归。


人们还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凭着兴趣阅读,有时也要强迫自己读一些费力的书,这样才可能有进步。作家马尔克斯每天强迫自己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进入工作状态,实在写不出来东西,也要在书桌旁坐上两个小时。读书同样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强制。童话读起来毫不费力,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读童话,还是要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不好读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书不像心灵鸡汤那么好读,但强制自己读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对我个人而,读书还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就如同写歌词我习惯于钢笔一样,我更钟于纸质书。古人读书,讲究焚香沐浴、品茗闲吟,追求萧然自远、悠然自足的境界。但对着电子屏幕一堆二进制的数字编码,我闻到的不是“书香”,而是工业气息。就像现在网络如此达,还是有许多爱乐人搜集老唱片、音乐cd一样,仪式感让阅读悦目悦耳悦心,更有味道也更为神圣。


对全社会而,目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的出版业数字庞大,新书源源不断,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是人均读书量很少的国家,远非一个文明古国所应该呈现的。原因何在?这值得我们深思。──李健(任姗姗、徐蕾采访整理)《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2日12版)


...


...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