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节_51(1 / 2)

鲁宾逊:“1973年的中国:复活的左倾思想威胁着‘新事业’”,《亚洲概览》(1974年 1月),第1—21页。


6 《纽约时报》,1973年10月29日。


7 同上,1973年11月11日;《真理报》,1973年11月10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3 年12月5日,第6页)。


1 《洛杉矶时报》, 1974年6月26日;《纽约时报》,1974年6月26日,30日;《苏联动态》, 1974年6月25日;《金融时报》,1974年6月26日;路透社消息,1974年6月26日; 《中国动态》,1974年 6月 21日;《世界报》(巴黎),1974年 6月27日。


2 《真理报》, 1974年5月 3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5月29日,第15页);《纽 约时报》,1974年3月21,24,29日;《经济学家》,1974年1月26日,第43页;《苏联动 态》,1974年6月24日。


3 《纽约时报》,1974年2月9、10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2月15日;琼·里奥洛特:“苏联对西沙群岛争端的反应”,《自由电台快讯》,1974年2月11日。自1959年和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以后,这是中国首次动用武力解决领土问题。在莫斯科看来,这件事说明, 一旦军事形势对中国有利,中国就会使用武力,为所欲为。


4 《真理报》,1974年5月24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6月12日,第4页);《纽 约时报》, 1974年5月24、25、28日;《苏联动态》,1972年5月23日。


1 见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现代中国》。第1卷第一期 (1975年1月),第116—126页。


2 《纽约时报》,1974年5月28日,6月1日;《中国动态》,1974年5月31日;《北京周 报》第23期(1974年6月7日),第7页。


3 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第122页。


4 《纽约时报》,1974年5月24日。马克斯韦尔的观点(看上去合理但缺乏有力的证据)是, 莫斯科“坚决要按沿中国一侧的江岸划定界线,意在以此为条件进行讨价还价,换取中国人 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为界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5 《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5582期(1974年4月2日),第33页;《中国动态》,1974年3月 25日;《远东经济评论》, 1974年6月3日,第14页。


6 《纽约时报》,1974年8月19日,10月 2日;《真理报》,1974年 8月 19日(见《当代苏联 报刊文摘》, 1974年9月11日,第16页);《苏联动态》, 1974年8月19日;《中国动 态》, 1974年8月19日;《真理报》, 1974年 10月1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 年10月23日,第7页)。


7 《纽约时报》,1974年9月3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8月26日;《中国动态》,1974 年8月23日。


1 《曼彻斯特卫报》,1974年11月8日;《中国动态》,1974年11月7日;《纽约时 报》,1974年11月8日;路透社消息,1974年11月8日。


1 《纽约时报》, 1974年11月9日。


2 《真理报》,1974年11月27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12月25日,第1—6 页);《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11月27日。在此之前,莫斯科曾通过匈牙利的新闻媒介表示,它将拒绝北京的建议,见《苏联动态》,1974年11月15日。


3 《真理报》, 1974年11月25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年12月18日,第1页)。


4 《纽约时报》,1974年2月13日、18日;《苏联动态》, 1974年2月12日;《中国动 态》, 1974年2月12日,;《每日电讯报》, 1974年2月13日。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