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战场上,适合打仗的季节其实时间不多。春秋两季因为融雪和下雨,到处都是足以摸过马车了,关于公国军的暴行,拉普兰的小孩都清楚。举国上下都很清楚公国军入侵后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拉普兰人在面对公国蛮横无理的做派和强加的战争时所爆发出来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有了决心和贯彻决心的意志,接下来就是将意志落实到现实层面。
早在共同会议召开之前,拉普兰军方就一直致力于修改北部边界防御作战,在开战前两个月更是以秋季特别演习的名义展开了秘密动员。当时两国外交交涉还在进行,为了避免在敏感时期刺激公国给其发动战争的口实,拉普兰官方和军方都没有使用“动员”这个军事术语(全国动员就意味着宣战)。在演习的名义下,各种后备部队隐蔽移动到了卡累利阿地峡,在战争爆发前最后两个月里,卡累利阿地峡的守军不断展开营连排级战斗训练、实弹射击和紧急战术培训课程,加固已有的工事并加修火力点和工事。其中针对公国军可能的主攻方向的区域防御反击演习强度更是大幅度增强。到霜月三十日战争爆发时,这些士兵已经对周围的一草一木如同自家后花园般熟悉。这些缜密细致的准备在战争爆发后立即给轻敌冒进的公国军带去了巨大的麻烦和损失。
第三个问题则是完全的灾难,那就是公国军对这场战争的准备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万全。不管是人员训练、军官素养、战术战法的演练,还是情报工作,公国军都存在着大量问题。以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场基于政治目的仓促上马的战争。
仓促和混乱随处可见,几乎每个单位在进军开始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麻烦,比如地图不准确,情报过时,拉普兰军后退时对道路进行破坏、埋设地雷等等。但最大最严重的问题却来自后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