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见冲出巷子的钢铁怪物,罗兰就大致上猜出那是什么东西了。
这不是预言的超能力,也不是他有能渗透进防卫军研发机构的间谍网,更不是脑补能力强到逆天的结果。只是出色的观察力,简单的逻辑推理,加上一点点情报整合。
他还是亚尔夫海姆少年军校的军校生时,教官们传授的知识里,运动战、歼灭战、闪电战占去了相当篇幅,防御作战的内容相对要少一些。这里面除了强调“进攻精神”外,很大程度也是由于精灵阵营不擅长消耗战,尽可能避免僵持的速胜战略使然。
“速决速胜”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军事教育层面,也深深渗透入整个国家的建设,更直观的表现在装备研发上面。看看防卫军那一堆跑得飞快,火力惊人,装甲厚实的战车就知道他们的脑洞朝什么方向开。
在这种建军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一款薄皮重火力装甲车用于城市作战,几乎就是一种必然——毕竟大口径重甲履带突击炮不可能成为主力装备进行大规模量产,更无法满足快速部署的需求,况且比起战略轰炸机丢下的巨型制导高爆弹,380㎜和600㎜臼炮的威力都不够看。一款能打能跑,火力凶猛,能伴随装甲纵队前进,能用大型运输机快速部署,也能独力解决散兵游勇,有基本防护能力的轮式突击炮还是很对精灵们的胃口的。
罗兰猜到了开头,也猜对了过程,却没有猜中结果。
他怎么也想不到,精灵们对“小口径高初速”的痴迷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普通的50㎜l60战车炮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他们直接把还在测试中的电热化学炮(etc)装上了车。
作为防卫军“高初速炮项目”的尝试,磁轨炮、多段加速式瓦斯锥膛炮、高斯炮、电热化学炮都生产了几门样炮用于研究和测试。但到目前为止,没几个修成正果的。不是需要巨大的发电车,就是后坐力太强,一炮干掉敌人的同时也把自己还原成零件。也就电热化学炮在那堆歪门邪道里还算是比较靠谱的,但距离实战化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电源输出、供电线路的配置。承受炮身与后坐力的载运力和稳定性等等,眼前的iii号轮式突击炮还远未到可以被称为“整备万全”的程度,充其量不过是刚过磨合期的试做机。
就算如此,它的威力也足够了。
电热化学炮并非靠火药燃烧。而是凭借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温瓦斯推动炮弹。扣动扳机的瞬间,高压电流经过调节形成波形符合弹道要求的电流脉冲,输入等离子喷管,引发电极生成电弧,烧蚀塑料毛细管壁。产生高温、高压、含氢量高的等离子体射流,高速喷入液体******,将之分解为高温高压瓦斯发射炮弹。
其初速和反应速度,远远凌驾于传统化学能炮弹。炮口初速高达每秒1820公尺,作为对比,56倍径88炮的炮口初速也才每秒820公尺。
车着“被玩弄的是对方”,心里却明白被牵制的是自己,冷静的表象之下是苦涩的认知。
简直不可思议。
那个人;
那匹独角兽;
是纯粹的生物,不是啃炮弹喝润滑油也能活下去的战斗机器。但透过潜望镜观察到的背影却丝毫不见疲惫,那匹独角兽更是不知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精疲力竭。
以敌人来说,眼前的骑士可谓完美,身为对手的卡留斯也不禁被那闪耀的身姿吸引,甚至萌发类似倾慕的情感。
唯有竭尽全力将其击倒,才是战场应有的礼仪。唯有赋予适合其的死亡形式,才是真正的尊重。
冷静下来。
对方能一再突破防线绝非侥幸,反应速度、体力、位置的把握都显示出身经百战的优秀素质。
不过光靠这样还不够,就算身经百战,见识过尸山血海的修罗场,那也只是“上个时代”的东西。历史早已证明,落后时代的经验和技术在全新的战场上是多么不堪一击。要想对跨时代的事物发起反击,至少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情报。
对方熟悉我军。
他知道我们什么事?
我军的作战方式?我军在幕后操控政变的事情?装甲车的反应速度?
对了,“那家伙”从交战开始表现出的那种灵活,证明他非常了解这辆突击炮的机动性。应该知道我方固然难以直接碾压他,但他也不可能用一柄长剑伤害到我方。
——如果是这样,那家伙为什么要用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