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亚尔夫海姆发达的传媒通讯网络所赐,目睹过卢格杜努姆大火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用燃烧弹把一座城市化为白地会造成怎样的人员伤亡。对亚尔夫海姆和那些饱受查理曼暴政所苦的民众来说,这种事情根本毫无压力,是喜闻乐见的新闻。亚尔夫海姆那些持有右翼观点的报纸更是用“新式武器再建奇功,大约10万查理曼人被烧死”这种夸张标题充当头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可现在毕竟不是亚尔夫海姆扮演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的时候了,谁都清楚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势帝国正在崛起,大家都睁大眼镜观察亚尔夫海姆是如何处理查理曼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今时今日亚尔夫海姆的一举一动都是各国制定如何与亚尔夫海姆打交道的依据。退一步讲,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除了制造恐慌,有时候也会激发民众的爱国意识与民族自尊心,将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大多数人紧密团结在查理曼政府的身边,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上千万的劳动力,总不见得全部杀光。而且这还关系着精灵阵营的形象,还是需要在乎一下吃相的。
所以,在轰炸开始前三天,亚尔夫海姆方面就已经通过自己掌握的媒体网络向那四座注定难逃一劫的城市进行了连续滚动的播报,轰炸机群甚至大摇大摆的组成编队在惊恐万状的市民头物资匮乏到农村都普遍饥饿的窘况。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涌入周边任何一个地方都会造成一场灾难。为了保证自己辖区内的民众不至于饿死,又或者难民与本地人为争夺物资爆发冲突(这几乎是必然的),各地官员一定会想办法少接收或干脆拒绝接纳难民。所以直到找到可以接纳他们,能够给予他们救助和工作的地方为止,身边的物资将是难民们生存的唯一保障。既然事情还没急迫到必须不顾一切出逃的地步,那么带走一切能带走的东西就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想法。
市民们的行为是人之常情,现在是战时,不是和平时期,在战局如此恶劣的当下,没人敢保证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这种时候,一坛泡菜或者一盒鹰嘴豆可能就是你和你的家人还能多活几天的保障。没人能对此指责什么。就算要指责,也应该指责查理曼各级政府的迟钝、低效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