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它做什么?我以后给你雕一件更好的。”
“不嘛,我就喜欢这一只,太可爱了。”
“有那么可爱?”
“有,绝对有,你不知道,萌萌看到你的朋友圈时发出的尖叫声差点把咱们家的屋一定能考上首都大学的,到时候要是考不上,我看你咋办,我可跟你说,为了庆祝你考上首都大学,我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惊喜,如果考不上,惊喜就只剩下惊了,你信不信?”
“哥……”他妹妹拖着长音撒娇道:“什么惊喜,提前跟我说说呗?”
“不行,必须拿成绩说话。”
“切,小气,”他妹妹切了一声,“不就是首都大学么,等着,敢小看我。”
“别吹牛,赶紧复习功课去,过两天我把那只小鹿寄给你,记住,只准在家里玩,不准带到学校里去,知道不?”
“哎呀,知道啦,好啦好啦,先这样吧,”他妹妹不耐烦了,直接挂了电话。
徐景行拿着电话继续苦笑,以前的他妹妹把他当成天,他说啥就是啥,从来不是一对正在觅食的英格兰垂耳兔,背景是一块遒劲的山石和一片灌木丛,那两只垂耳兔一大一小傍地而行,个头稍小一点的雌兔低着头在吃东西,而稍微大一点的雄兔则抬着脑袋直视画面的前方,嘴里还叼着一丛没来记得咽下去的青草。
画面就是这么个画面,做工比他第一件小鹿题材的摆件要娴熟一些,对形象的刻画能力更强,比如说那只低头吃草的雌兔,明明几乎没有什么表情,可通过对雌兔的动作、身体比例的调整,使得雌兔的形象变得格外的憨态可掬。
同样,通过静态画面的设计,更是将觅食中不是警惕的雄兔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而且在涉及到具体雕刻技法时,他的风格更进阶南派风格,不惜料,对形象的刻画比较详尽逼真,对刀法的要求非常高,大量使用镂雕透雕都技法,使得整体画风看起来精致细腻玲珑剔透,极具观赏性。
如果套用国画的风格来做比喻,他的雕刻风格更接近工笔画或者小写意画,虽然他真正擅长的传统画法是大写意画。
而且他在选材的时候同样也比较靠近工笔画或者小写意画,像是小鹿小兔子这种生活气息十足的题材,也就工笔画和小写意画中比较常见。
当然,他选这样的题材,是因为他有相关的生活阅历,比如说他小时候的邻居家养过兔子,他知道兔子在吃东西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戒备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在创作类似题材的作品时,自然是手到擒来。
另外,他的记忆力非常强悍,看过的东西基本上都不会再忘,比如说他看过《动物世界》,里面出现的每一种动物的每一种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他都心里有数,需要的时候根本不用思考或者查找资料,能自然而然的创作出来,如此一来,他创作的作品自然更加贴近现实,跟他的作品风格完全贴合。
就像他刚刚雕的一对小兔子就是如此,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兔子在吃东西的时候是趴着的,或者说是,兔子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的,就算是走路,也是一蹦一跳的那种状态,只要落地闲下来就是趴着的,而且吃东西的时候脑袋会稍微往后缩同时脊背会微微拱起,没有阅历的人在创作类似题材的作品时就会忽略这一点,但他不会。
还有,兔子戒备的时候并不会像一些人刻画的那样人立而起前爪树在胸前,相反,就算是戒备的时候也是趴着的,只是会把脑袋和耳朵同时竖起来而已。
这些小细节看似不重要,可如果不重视,落在有经验的人眼里,就太反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