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算活到成年,绝大部分幸运者也不见得能好好的利用起来,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荒废掉了,毕竟这种能力是会退化的,尤其是本相跟本身息息相关,本身不懂得修炼,没有经常性的利用自己的能力,本相会自然而然的被本身的行为、心理活动等同化,这天赋说没也没了。≦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所以说,林小雅和韩老头儿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不过也这样了,偶尔捡个漏儿什么的算是走了人生巅峰。
除非有徐景行这样的机缘和能力,才有机会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并且更进一步甚至好多步直至成为绝到这里耸耸肩:“当年有太多的好东西流落到国外了,尤其是岛国那边,民间有相当多的失落物,因为语言、化等方面的差异,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手里的物件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价值,所以只要善于观察关于发现,捡漏儿的机会可以说是相当多。”
“看来,韩先生在那边没少捡漏儿,”徐景行笑笑,忽然问:“客厅悬挂的那幅石涛的画,也是这么来的?”
韩老头儿得意的点头:“那幅画更便宜,只花了不到五十万日元,是从一个老太太手里收来的。”
“您愿意转让么?”徐景行接着问。
“你自己收藏?”韩老头儿下意识的反问。
徐景行点点头,“是的,我很喜欢石涛的画,他的作品有一种内蕴的力量,每每看到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
韩老头儿闻言想了想,问:“小徐师傅,别嫌我多管闲事儿啊,我考考你,要是你能通过我的考试,我把它转让给你,要不然,那真对不起了。”
“哦?”徐景行眉毛一挑:“您出题。”
韩老头儿嘿嘿一笑:“你看到那幅画配的小诗了吗?”
“当然看到了。”
“嘿嘿,那好,麻烦小徐师傅你背诵下全,并且说出年代和作者的简单资料,”韩老头儿笑的更像一只狐狸了。
好吧,这样的问题确实挺难,因为那首小诗,不,那首小词挺冷门,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不查资料都不知道会有这么一首词,至于作者,那更是冷门的冷门。
可以这么说,那是一首内容和作者都非常冷门的词。
相信换成国内任何一个人来了这里,都会被这个难题难住,唯独不包括徐景行。
在徐景行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古诗的内容从头至尾的浏览过一遍之后,这方面的问题对他而言再也不是问题。
对他来说,一切需要靠记忆力来解决的难题统统不算难题。
因此他想都不想的答道:“这是宋代政和五年的进士李持正的一首《人月圆》,词名《小桃枝春风早》,内容很简单,但也挺口的,阕:小桃枝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下阕: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读完,又笑着补充道:“这首小词其实用客家话来读更有感觉,用普通话读的话,韵味要差点意思,至于李持正这人,在政和年间还是有点名气的,跟他的叔叔李宗驰合称‘大小李’,名颇省,在政和五年考进士,不过仕途很一般,只是先后担任德庆、南剑、潮阳等地的知县,再然后没什么然后了,只留下了两首小词,这首《人月圆》是其之一。”
说到这里,望着目瞪口呆的韩老头儿笑问:“韩先生,这个答案,您可还满意?”
韩老头儿跟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徐景行,半响后才不甘心的说道:“小徐师傅,告诉我,你是在看到这幅画之后才查找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