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捡漏> 0299 你的酒量只有三瓶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99 你的酒量只有三瓶半(2 / 2)

说完这话,金锋起身上楼,留下黄薇静呆呆的坐着发呆。


“原来,这别墅不是他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黄薇静木然的走出了这栋最豪华的别墅,依依不舍的回头望了一眼,轻然一笑,紧紧的裹紧自己,大步向前离开。


黄薇静离开的时候,金锋已经骑着共享单车到了魔都的最著名的七宝老街上。


路过藏宝楼的时候,金锋特意上去走了一圈。今天是周一,那个卖勋章的毛子没见着,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昨天在这个毛子的摊位上,金锋发现了一枚很特别的勋章,想要捡漏的时候,却被白墨阳那蠢货泄露了天机。


估计要想再碰着那毛子,捡漏的机会也不是很大了。


下楼来的时候,金锋竟然看见了白墨阳那蠢货,就守在藏宝楼的入口处东张西望。


不用说,这小子肯定是在找自己的。


金锋可不想再被这小子打搅自己的好事,一闪身就融入人海中。


先去了最近的商场,搞了一身国产运动套装,西装寄放在干洗店,打车直奔下一站。


七宝老街。


这是魔都最古老的十条老街之一,距离市区最近,是一个千年古镇,号称吃货的天堂。


其实就是一个旅游景点。


这里的古玩店不少,大都卖的是民俗品,跟华宝楼和藏宝楼没什么区别。


更像是锦城的草堂古玩城。


挨着一排排的古玩店扫了一圈,就看上了一个康熙时期的洮砚砚台。


江浙自古出文士,这方砚台也是一个文士的,而且还是出自七宝古镇的。


那人叫王时鸿,也算是个名人,康熙五十一年的壬辰科殿试金榜名单上,就有这个人。


王时鸿在历史上没什么太多的记录,清史稿和清实录里关于这个人寥寥两笔就带过了,可见并没有多大的本事。


松江府的地方志上也仅仅提到了这个人是江南学霸之一。


洮砚是四大名砚之一,加上是王时鸿用过的洮砚,也算是有点收藏价值。


不过一问价,金锋嘴角狠狠的一撇。


四十万不少!


老板大约七十来岁了,戴着副厚厚的老花镜,斜着眼睛看着金锋,嘴里叽里哇啦的讲出一大堆的本地话来。


原来老板也知道王时鸿的大名,更知道这是王时鸿的洮砚,怪不得要狮子大开口。


现在的四大名砚里,也就洮砚还有些老坑种料,其他的端砚、歙砚老坑料几乎都要被采空了。


至于另一种名砚黄河澄泥砚已经绝种了,工艺也失传了。


这其实没法子的事。


现在用得着砚台的地方,真的是不多了。


因为,现在的文士文人的地位比起以前来,那基本都不能叫文人文士。


除了一些有特殊癖好的小众藏家喜欢收集砚台之外,其他的,还真没几个玩这个的。


原先收藏刚火的时候,四大名砚也着实火了一把,不过后来就被种种收藏淹没得无影无踪。


拍卖会上端砚前几年又火过一阵子,名人用过的名砚,还有大师制作的名砚,最高的也就三四百万。


三四百万的那个还是大家吴昌硕用过的。


就连李鸿章的端砚在港岛拍卖的价格也不过区区两百万,还不及高古玉的一个零头。


市场不接受,这两三年来,各大拍卖会和公司也就没心情玩砚台了。


礼貌的冲着老人家笑了笑,金锋转身走人。


心里头有些感慨,像七宝古镇这样千年古镇老街都已经无漏可捡,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还是得看运气呐!


买了一盒臭豆腐巨难吃,随手扔进垃圾桶,金锋漱口擦嘴,漫步进入北街上的一个微雕馆。


这个微雕馆在国内也是鼎鼎大名,馆主姓周,微雕馆就叫做周氏微雕馆。


微雕馆分三层楼,一楼是大厅,二楼展厅陈列有国家级微雕珍品《华夏之宝》及《周氏石壶》、《石刻碑林艺术》等微雕作品。


三楼为红楼梦专题展品,分为石刻《红楼梦》全文和《红楼室内陈设》两大微雕系列。


全套的微雕红楼梦小说,金锋却是没有看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大厅里,琳琅满目的博古架、多宝隔以及数以千计的名石奇石,令人叹为观止。


田黄、昌化鸡血石、巴林石、青田石这里也不少,更是不乏精品级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