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捡漏> 0656 宝石公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56 宝石公盘(2 / 2)

金锋虽然是偷渡进来的,但搞个身份证这种小事对彭建来说易如反掌。


在没来之前所有的一切就已经给金锋办理好了。


红宝石公盘逛了下,了解到很多最新的讯息,也选择了一些可以投资的项目。


比如说,碧玺!


碧玺产地很多,颜色也更多。


大毛子家的红碧玺、锡兰的黄碧玺、桑巴国的多色碧玺、罗马帝国的无色碧玺都很有名。


还有第一帝国,袋鼠国也都产碧玺。


神州在吐鲁番那块近几年陆续发现粉红、紫红、绿、蓝绿、天蓝等色和无色碧玺。


过去几年,神州市场的疯狂让各种碧玺受到了高度追捧。


因为碧玺的名字跟辟邪同音,口彩好,加上慈禧的碧玺西瓜的传说也是推波助澜。


跟一些当地的碧玺商人谈了一阵子,金锋离开这里直接去了翡翠公盘。


珠宝公司是必须要组建起来的。


玉龙王陈家就是靠着玉石生意生生的传了十几代人,可见在任何时期,玉石生意都是不会消亡的。


自己的人手目前只有卫恒卿和纹葛可用。


纹葛可以让他负责翡翠的辨认,卫恒卿肯定要拿大局。要不然金锋也不会让他去进修。


国内还缺几个管事的,金锋已经物色好了其中一个人选,可被人给拒绝了。


金锋倒是不担心,这事急不来。


要想打垮玉龙王陈家,非一朝一夕之功。


班子慢慢的搭建起来以后,慢慢的发力等机会就行。


翡翠国的公盘历史有好些个年头。原先翡翠国的首都是靠着海边的和平之城。


那地方地势低洼,每年遭受的台风海啸膝击都不少。还有当年怕被第一帝国给打掉,于是就开始迁都到了翡翠之都这里。


为了造人气,每年的公盘也搬到这里举行。


翡翠之都原先在二战时候是抗日基地,深处翡翠国内陆,刚迁都过来的时候一穷二白连电灯都没有。


通讯靠吼,交通靠走。


经过这么多年逐年逐年的建设,还有基建狂魔的援建,这才有了今天的初具规模。


对于公盘搬到这里,国内的翡翠商人们是非常有意见的。


最重要的交通的问题。


因为公盘的规矩是只要你交钱就可以送石头过来。


辛辛苦苦从国内把石头运过来参加公盘大会,最后石头没卖掉,又辛辛苦苦的盘回国内。


一来二去连油钱都挣不够。


来买料子的更麻烦,小的毛料还好说,办了手续随身带走。


百公斤的大毛料运输很是有问题的。尤其在运输途中被黑了的事又不是没发生过。


但是又不得不来,这就是资源受限的最大的弊端。


翡翠国自古以来就跟神州不对付。


元朝就不用说,暴虐天下闻名。连蒲甘城皇宫宫殿上外的黄金都被抠下来抢了个干净。


明朝开始就跟翡翠国打,打了不少年,迫使他们称臣。


到了清朝乾隆,清军被翡翠国的火枪打得哭,根本不是人家的菜。


前线将领回朝曾提议增强火枪,火炝装备,被乾隆否定。


当时的农耕国策其实也就那样,无论元明清,都不想跟翡翠国打,这里瘴气严重,古代的话就属于海岛省那种不毛之地,鸡肋。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还曾经发出十五不征之国的名单,其中就包括了翡翠国。


倒是康熙玄烨盘算过要把翡翠国弄下来做翡翠行省,后来却是没有实现。


乾隆时候是最后的征服的机会,这个固执的十全老人四次征讨翡翠国,四次失败,总督都死了好几个。


后来日不落帝国利用洋枪利炮占领了这里,从此也就跟神州没啥关系了。


再后来半封建半殖民,丢的太多的地方,其中就包括最富饶的翡翠产地。


最后的一次机会是出现李鸿章还在的时候。当时满清政府在安南国跟高卢鸡干了几仗,各有输赢,但是结果却是安南被划了出去。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