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盗墓贼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要嘛死在墓里要嘛死在牢里,千古不变的规矩,只不过为了钱,这些人什么都忘了。
结合骆朋的交代,王小白一帮子人制定出计划,立刻开工。
杆子取土一打,愣是被吓了一跳。
下面的情况果真如骆朋所说的一般,杆子下去三米就打到了石条上。
这个情况让百晓彭平百思吓得魂都没了。
这种压石头的墓葬形式又有个相当专业的术语。
叫做,黄肠石!
这是流行在东汉前期诸侯级的墓葬形式,是从西汉的黄肠题凑演变而来的。
黄肠题凑用的柏木,属于帝王级和王级才能用,比如说马王堆以及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秦公一号大墓等等。
别的名臣宠臣也能用黄肠题奏,不过那得得到皇帝的允许。
而到了东汉,黄肠题奏的规矩就降低了许多。诸侯一级都能用上。
北庄中山简王墓就是用的黄肠石代替的柏木。
黄肠石再加古堡封出一番话来,顿时就让白皙和彭平吃了定心丸。
干!
功劳共享,责任不扛!
那还等什么!?
干了!
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详细发掘计划很快的就制定出来,加上保密等级极高,没两天功夫就正式开挖。
这种开挖可是标准程序的发掘,虽说绕开了夏玉周,但标准程序该执行的肯定必须要严格的遵守。
而且,还是最严格的程序。
堂堂山海地质队跟省内两大考古领军者总不能直接把古堡尖头封土堆给暴力破拆掉,完了再吊人下去拿东西吧。
这跟盗墓又有什么分别不是。
摄像机四周架起,设备摆好,无人机转起来,先从巨大的封土堆往下刨,一层一层,一点一点的往下推进。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每一层梯田梗都用了双层塑料薄膜遮盖,事无巨细全都达到了最高标准。
百晓还把大豪斯里的房间腾挪出来,保险柜也搬了过来,准备用来装即将出土的稀世文物。
汉代的墓葬那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都是按照秦代的葬法,在修筑陵墓时习惯以高大为美。
王侯贵胄在死后往往把地下挖得老深,安放好了棺椁陪葬之后,用夯土的方法把陵墓筑成巨大的坟丘,这种墓葬形式就是土坑墓。
别以为这些土包包又矮又龊,垒起来可是一座小山高。
经过了多少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些土包包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小山包,有的甚至是土山,超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