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捡漏> 1857 立字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57 立字据(2 / 2)

“快快快给小金泡龙井,快啊……”


“人家小金鉴定费都是十万起步,今天咱们算是捡着大漏了。”


“赶紧把传家宝拿出来。”


当易康高老头见到金锋以后,那完全就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叫卫恒卿一帮子人措不及防,下巴都掉地上。


“切,侬的那群瘪三狗腿子,阿拉才懒得理他们。”


“我宁死不拆,就是要等侬亲自上门。”


喝着易康高家里今年顶级的雨前龙井,听了老人家的话之后,金锋更是哭笑不得。


一边的卫恒卿更是气得飙血。


“小金侬来了就好啊,快来给我看看这件玩意儿……这可是我祖传了五代的传家宝……”


“我找了好些个大师看过都说我这个东西不到代,那些大师我一个都信不过……”


“就信侬!”


易康高叫老伴端出一个大盒子来送到金锋跟前,一脸的急切和期待。


“快快快,快给我看这件东西,给我个实在话。”


金锋呵呵的笑着,往那盒子里一看,轻轻一皱眉,又复笑了起来:“明代琵琶!?”


这是一具明代款式的四弦琵琶,前面是紫檀的素面,琴弦两边有两朵嵌螺钿的海棠花,琵琶背后则是满面素面。


上部的花头也是用紫檀做的,雕了一些花纹,简洁而干净。


抄起琵琶握在手里搭在大腿上,调了调四根珍子弦轴,金锋握着的拳头突然间散开,梆梆梆梆梆接连打出去。


啪啪啪啪四下哀鸣过后,这具明代琵琶的四根丝弦径自全都断了。


一下子,现场全都安静了下来。


金锋冲着易康高笑了笑,指指纳音部位轻声说道:“声音不对,假的。”


“民国时候崇民派大师沈肇州的父亲沈国柱仿制的”


“真品现在在沈肇州大师的孙子那里。可惜他移民去了星洲,好像不在了。”


“樊少云大师的后人应该还在,他那里就有这把琵琶的照片。回头我叫白老给你找找看。”


将琵琶翻了过来,金锋指着紫檀背料轻声说道:“音柱在后面也做过修复,所以声音听起来有些干。”听到了金锋的铁口直断,易康高这下完全没了话说了,一屁股坐下来面若死灰。


别人自己信不过,但金锋……说的,不能不信。


金锋慢慢站了起来:“易大爷,这琵琶虽说不是明代的,但价值还是有的。”


“你们家值钱的不是这琵琶,而是那个小柜子。”


这话一出来,易康高顿时啊了声。随即弹簧般的绷直站起。顺着金锋的视线望了过去。


金锋所说的那个小柜子子厨房里边挂着,不过两尺来高,样式非常简单。


外边是两个小门,里面就中间有一个隔板。


柜子的年头看来很有些年头了,黑不溜秋的都泛着荧光。


那不是荧光,而是油光。


“这,这,这就是我们家用来装调料的啊……它,它……”


易康高喃喃自语的叫着,一脸的不信。


百晓径直进屋把这个壁柜取了下来,连同里边的油罐子、盐罐、味精鸡精酱油黄酒醋各种酱料调料。


老屋本来就窄,尤其是这种百年老屋,厨房小得更是可怜。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空间都会被全部利用起来。


客厅人太多,百晓就把这个柜子搬到了屋子外面。


各种调料一取出来仔细观察之后,百晓也是有些意外的样子。


这柜子表面上还涂抹了一层类似紫檀色的深色油漆遮盖了柜子本来的面容。


柜子也不知道在厨房里放了多少年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是厚厚的一层油污污渍。


没一会,易康高的老板提来了滚开的开水把柜子的油污清理干净,再复一看,百晓跟彭平已经变了颜色,禁不住失声尖叫起来。


“海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