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捡漏> 2152 镇族神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52 镇族神器(2 / 2)

这时候,金锋已经把那把战神刀拿在了手中。


红桧木做的刀鞘,外包熊皮。熊皮经过当地人特殊处理,在淤泥中浸泡了这么久损伤并不大。


抽出了刀身,金锋顿时眯起了眼睛。


刀身并不长,三十五六公分,单刃直刃有厚脊,一体锻造。


放置在保护极好的刀鞘中,纤薄刀身雪亮如新。


在刀身与刀把连接处刻着小小的一行隶书字。


“建安二十六年斜谷卅湅蒲元造。”


“嘿!”


金锋忍不住嘿了声,却又露出一抹心痛之色。


这那是什么战神刀,而是汉代的环首刀啊!


可惜极了。


这把环首刀现在已经被搞得面目全非,成了个四不像。


汉代环首刀可是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没有之一,采用的都是百炼钢的锻打技术,非常的锋利。


当年就是凭借这种武器杀得匈奴几乎没了香火。


一般的汉代环首刀长度都在一米到一米二之间。这把战神刀加上刀身也不过才五十公分长。明显的,是断刀而后来加工过的。


刀柄上的那象征着环首的金属环也不见了。刀鞘也是后配的。


汉剑和环首刀在市场上并不少见,由于汉朝厚葬制度导致后世大量的汉代武器出土,因此环首刀在全国各个博物馆几乎都有。各个藏家手里也不少,铭文错金的仪仗刀的也有。


但这把刀却是有点名堂。


卅湅就是三十炼,也就是说锻打了三十次之多。在这些年出土的环首刀中,也经常会看到卅湅的字体。


建安二十六年也就是221年,那时候曹操已经挂了。曹丕废了汉献帝为宏农王,自立为帝改元章武。只有刘备还在沿用建安的年号。


斜谷不用说,三国时候多次在斜谷开战。五虎上将魏延也曾向诸葛亮提出兵出斜谷直取长安的子午谷奇谋。


蒲元。这个人就有点意思了。


《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这个人造刀。


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


蒲元造的到为什么会跑到宝岛来?而且还落在了高山族人的手里,这让金锋有些弄不明白。


难道是孙权?


公园230年,孙权称帝不久就派了卫温、诸葛直到了夷洲,也就是现在的宝岛。


那时候的夷洲还是原始社会,气候环境条件也相当恶劣,没多久两个人扛不住就跑路回家了。


因为办事不力,这两个人后来被孙权砍了脑袋。


这是神州历史上唯一有明确记录的关于内地和宝岛之间交流的最早资料。


蒲元造的刀为什么会落在吴国的jūn_duì 中,这个倒不难解释。


三国杀杀了那么久,互相缴获兵器也是正常。


吴**队将士缴获了这把刀再随军到了宝岛,这把刀也就遗落到了这里。


拇指摁在纤薄的刀刃上,兀自能感受到那千年环首刀的锋利。刀身已经非常的窄,刀脊的厚度也明显的比那些出土的环首刀薄,证明这把刀长期在使用和打磨。


对于当时宝岛的原住民来说,这种铁器还真的就是神器。


对这把刀能保存这么长的时间,金锋也觉得很意外。


汉剑环首刀金锋倒是不稀罕,只是这把刀能证明蒲元这个人和太平御览这本书的记载,历史意义那就非同一般了。


将这把四不像的环首刀擦拭干净包裹起来背在背上继续上路。腼腆的汤可在后面的旅途中突然变得话多起来。


“你要把战神刀私藏据为己有吗?”


“你这样的是不可以的哦。要还给人家的。”


“你不能随意拿人家的东西。这是高山族几个部落公认的神器。”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捡漏》,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