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买宋> 第一百六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1 / 2)

的确,老赵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稳定,做了太多的努力了,他们觉得太监会专权,会乱政,所以就打压太监,这是从汉朝和唐朝汲取的教训。


他们觉得外戚会专权,会乱政,就打压外戚,这也是从汉朝和唐朝汲取的教训。


他们觉得宗室会专权还会造反,不太放心,就打压宗室,这还是从汉朝和唐朝这两个人古代最强盛王朝汲取的教训。


他们更觉得武将会专权会造反,这不仅是从前朝汲取的教训,还有自身的典型事例说明,毕竟老赵就是干这个出身的,就更不放心武将了,老觉着他们会憋着造反。


所以把这几大势力都打趴下后,老赵终于稍稍放心了,但是,问题也随之来了,那就是治国总不能不要人吧,可到底用谁呢?


思来想去,老赵不禁眼前一亮,猛地一拍脑门,想到,对了,可以用文官啊!


因为文官是自小读圣贤书出身,每天都是之乎者也礼义忠信,节操应该比较高,总不会造反了吧。


毕竟有句俗话说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


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说秀才大多喜欢纸上谈兵,理论上说的多,就会瞎bb,但是缺乏行动力,而且胆子小,顾虑多。


另外一个含义就是秀才不会发动群众,联系群众,光是几个人空谈,更不会带兵打仗,百无一用是书生嘛。


而且前朝好像也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用文官吧!


于是赵匡胤大手一挥,定下了以文治国的基调,一边着手分化镇压军权,一边着手优待大臣和士大夫。


并且为了永远消除jūn_rén 掌权的可能性,老赵采用了釜底抽薪的一招,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杯酒释兵权”。


怎么“释”的呢?


就是他做了皇帝不久,有天晚上把石守信等大将统统都召到宫殿里来,大家喝酒。


喝到半醉的时候突然叫手下人统统滚蛋,就咱们哥们弟兄几个说点心里话。


就见他是故作叹息的说,唉,你们不要看我做了皇帝好像很开心啊,其实这皇帝可不好做的。


那些人就很奇怪,说你做皇帝怎么还不开心呢,富有四海,整个天下都是你的,有什么不好做的,有什么事啊?


老赵就再次叹息说,唉,这还不简单啊,说的这么好,所以你们谁不想做皇帝呢?


这一讲,这些大臣们立即都害怕了,统统跪下,说别别别,陛下你可千万别开这种开玩笑,我们从来都没有动过这个脑筋,要是动过就天打五雷轰啊。


老赵再次故作深沉的说,哎,你们都跟我是兄弟哥们,当然不会了,但你们想想看,你们手下的人要是有一天也把皇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怎么办?他们也要荣华富贵啊!


大家就求他说,哎呀陛下,我们太愚蠢了,从来就没有想到有这一点,那你可得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不是老赵动了杀心了,想要学那姓刘的臭流氓把他们统统干掉?


老赵这点还算是比较讲义气的,毕竟都是哥们兄弟嘛,当年为彼此两肋插刀,现在也实在做不成插兄弟两刀。


所以他是叹息着说,哎,其实人生在世也不过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你们又何必那么辛劳呢,老是带兵打仗,那么辛苦干什么?真是自讨苦吃。


所以你们从明天开始就不要再带兵了,我把你们提做节度使,让你们做大官,给你们钱,你们看到好的房子就买,看到好的田地就买,反正就是买买买。


我还跟你们结为亲家,大家世世代代都友好下去,免得互相猜疑,这不是很好吗?


大家觉得诶,这个办法貌似还真不错,至少比那姓刘的臭流氓强。


于是不管是真愿意还是假愿意吧,第二天一上朝时,就由石守信杨继业呼延赞等开国九王带头,大家纷纷提要求,一个说我身上伤重,一个人说我老是生病,一个人说太辛苦了,统统要求解除兵权。


老赵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点头批准,当然,就是不批准石守信杨业呼延赞等寥寥几人的,说你还是做你的统帅吧,带领你的杨家将火山军呼家将继续跟辽人死磕。


毕竟这几人在军中的根基实在太深,难以直接抹除,让他们继续跟辽人死磕是最好的办法。


也果不其然,最后基本上都磕死了,枝繁叶茂的杨家将只剩下一根独苗,已经独木难支,声威赫赫的呼家将几乎残了,跟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其他人,也真如他所言,统统被扶为了节度使。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