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买宋>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丰富多彩的吃食(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丰富多彩的吃食(二)(1 / 2)

继续前文的话题,前文说了,四川茶的产量高于东南,但“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牙、雅安之蒙“南人未知煮茶”,但陆游就是南方人。


但后来的饮茶“鲜以鼎镬”,多为“用瓶煮水”,以沸水冲泡,冲泡前用少许水调成茶膏,称为点茶。


南宋罗大经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


此外,据苏轼说:“唐人煎茶用姜”,“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


由此看来,唐人在茶中加姜和盐的习惯逐渐被宋人抛弃了,毕竟口味的确太重了,宋人可能接受不了。


同时宋代饮茶多用盏,盏是一种小型的碗,敞口小足。


盏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及白釉五种,而以黑釉为主。


宋代饮茶流行使用黑釉盏,这与当时的斗茶风尚有关。


而且从出土的茶具看,宋代饮茶风尚是带有全国性的。


在饮茶方法上,宋代饮的是碾茶,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然后用沸水点注,这以黑色茶盏最为适宜。


唐宋烹点茶技艺的一些主要形式:煎茶、烹茶、煮茶、瀹茶、泼茶、试茶、均茶、点茶、斗茶、分茶等。


自唐迄宋,饮茶的习俗愈益普遍,“茶之为民用,等於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即使在社会底层,茶也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如“东村定昏来送茶”,而田舍女的“翁媪”却“吃茶不肯嫁”。


“田客论主,而责其不请吃茶”。农民为了春耕,“裹茶买饼去租牛”。


但是,由於官府实行榷茶,即专卖,平民的食茶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免质量低劣。


以及自社会上层至下层,酒也是宋时消费量很大的饮料。


如果按我们今天现在人们的标准,当时的酒可分黄酒、果酒、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类。


黄酒以谷类为原料,“凡酝用粳、糯、粟、黍、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由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糯米取代黍秫等,由此成为主要的造酒原料。


宋代的果酒包括葡萄酒、蜜酒、黄柑酒、椰子酒、梨酒、荔枝酒、枣酒等,其中以葡萄酒的产量较多,《五总志》说:“葡萄酒自古称奇,本朝平河东,其酿法始入中都。”河东盛产葡萄,也是葡萄酒的主要产区。


但宋代的果酒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不大。


宋时的配制酒多属品味的滋补性药酒,如有酴酒、菊花酒、海桐皮酒、蝮蛇酒、地黄酒、枸杞酒、麝香酒等,今人统计约近百种。


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蒸馏酒。


关于白酒的起源,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说法认为,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人独立完成,而非外域传入。


但宋人所谓的“白酒”,并不具有蒸馏酒的性质,当时的称呼是蒸酒、烧酒、酒露等。


而且宋代的酒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相当普遍地使用瓶装。


要知道直到唐代,估酒往往行用升斗之类,宋代则大量使用酒瓶。


瓶装酒大致自一升至三升不等。


不过因为在宋太宗时,因酒质低劣,所以皇帝下诏将两浙“湖州万三千三百四十九瓶,衢州万七千二百八十三瓶”,“并许弃之”。


宋真宗末,“杭州酒务每岁卖酒一百万瓶,每瓶官价六十八文”。


宋神宗时,“每年宫观道场设醮”,使用大量皇室“法酒”,要“勾收空瓶”。


南宋时,“临安岁供祠祭酒一千六百馀瓶、坛,又供天章阁、景灵宫及取赐酒一万四千二百馀瓶、坛”。


宋时出现了一批名酒。《曲洧旧闻》卷,和《说郛》,,《酒名记》所记录的,是北宋晚年的名酒。


如有宋英宗高后家的香泉、宋神宗向后家的天醇、宋徽宗郑后家的坤仪、宋徽宗钟爱的儿子郓王赵楷府的琼腴、宠臣蔡京家的庆会、宦官童贯家的褒功、梁师成和杨戬家的美诚之类,都是达官贵人家酿造的。


另有如开封丰乐楼的眉寿、白矾楼的和旨、忻乐楼的仙醪等,都是大酒楼之类酿造的。


还有各地的名酒,如北京大名府的香桂和法酒,南京应天府的桂香和北库,西京河南府的玉液和酴香,相州的银光和碎玉,定州的中山堂和九酝等。


宋孝宗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


到南宋晚期,名酒还有如jūn_duì 殿前司的凤泉、浙东提举常平司的爰咨堂、浙西提举常平司的皇华堂、江东转运司的筹思堂、苏州的双瑞、越州的蓬莱春等,都由官府生产。


又如秀王府的庆远堂、宋高宗吴后家的蓝桥风(蟹)月、宋宁宗杨后家的清白堂等,属达官贵人家酿造。


临安“人物浩繁,饮之者众”,而“诸司、邸第及诸州供送之酒”,尚不在名酒之列。


当然,上述名酒仅有一部分是商品,但无疑是宋时酒文化发达的标志。


此外宋朝时还另有其他饮料,如在临安的“诸般水名”,有漉篮有番、椰子酒、木瓜汁、皂儿水、绿豆水、卤梅水、富家散暑药冰水等。


在宋代的食品市场上,清凉饮料也很受市民的欢迎,主要有甘豆汤、豆儿水、鹿篮有番、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梅花酒、五苓大顺散、紫苏饮、椰子酒等等。


这些饮料可以说是一种保健饮料,有些还具有药物的成分,如雪泡缩皮饮就有解伏热、烦渴、消暑毒、止吐利的功效,对于霍乱之后服热药致烦躁者,服雪泡缩皮饮的效果尤佳。


冷饮可解烦,亦可热或温饮。


这些清凉饮料多兼具治病防病功效,夏季上市时非常受欢迎,就像我们今天早晨喝牛奶豆浆一样,宋代市民早晨习惯喝的是一种叫煎点汤茶药的茶。


煎点汤茶药是茶叶和绿豆、麝香等原料加工而成,好似煎药。


在五更的早市上,煎点汤茶药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元代画家赵孟的《斗浆图》,画的就是市井贩卖煎点汤茶药的情形。


宋人认为,茶即药也,煎服则可去滞而代食;煎茶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