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听到索科夫的解释后,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对杜扬斯基说:“校同志,你都听到了吧?从目前的情况看,你还是带着全部的指战员都渡河吧。只要部队的战斗骨干还在,算级给你们补充的都是新兵,你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战斗力。”
“好吧,司令员同志,既然您都这么说,那我把部队全带到河对面去。”杜扬斯基在说完这番话之后,迟疑了片刻,又开口说道:“我有个请求,不知您能否答应。”
“有什么请求,尽管说吧。”崔可夫见对方同意全员渡河,便通情达理的说:“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我一定会答应你们的。”
“我想把师长的遗体也带过河去。”杜扬斯基谨慎地问道:“不知是否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的目光是盯着站在崔可夫身边的索科夫。
索科夫知道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于战事激烈,很多牺牲战士的遗体都无法及时掩埋,只能听任他们暴尸街头。而柳德尼科夫的第138师,挖了几个千人坑,用于掩埋牺牲的战士,战后亲人来认领遗骨时,根本无法区分出来。假如格拉兹科夫的遗体留在斯大林格勒,估计等到战争结束时,他的亲人也无法准确地找到他的遗体。鉴于这种考虑,索科夫很干脆地答应了杜扬斯基的请求:“校同志,假如司令员不反对的话,我立即安排战士把格拉兹科夫将军的遗体抬出去。”
“校同志,我代表全师活着或死去的指战员,向你表示感谢。”杜扬斯基说完,抬手向索科夫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索科夫慌乱也抬手还礼。
…………
按照崔可夫的想法,德军在占领了近卫第35师的阵地后,接着该进攻马马耶夫岗了,毕竟两地相隔只有几公里。然后令人想不到的是,德军第二天却出动了大量的轰炸机,对斯大林格勒全市实施了饱和轰炸。
在轰炸刚开始,索科夫命令全旅所有的指战员,都退进了坑道,以便减少部队的伤亡。最初的时候,面对德军的轰炸,索科夫还表现得无所谓,因此在他的头道:“我刚刚看到,燃烧的油料顺着东面的山坡,流进了伏尔加河,顺着河水朝下游飘去,河面也到处在燃烧的火焰。不少正在渡河的船只开始燃烧,船的人纷纷跳水逃生……一艘运输军火的小船,被高温引爆而沉没……”
听说渡河的人跳水逃生,索科夫知道这些人生还的几率不高,他们算不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也会被那些顺水飘下的燃油所烧死。他叹了口气,前从西多林的手里接过了话筒,问道:“大尉同志,码头那里有人去营救落水的人吗?”
“没有,旅长同志。”布里斯基听出了索科夫的声音,连忙回答说:“根据我的观察,德军的飞机不光在轰炸我们的马马耶夫岗,连北面的工厂区,南面的城区,也遭到了大批轰炸机的轰炸,如今整个城市都在燃烧,大家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抽调出力量去救援……”
“我知道了,大尉同志。”索科夫知道北岗已经被燃烧的油料烧成了一片火海,想让他们到坑道外来防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相反,留在北岗是否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于是他继续问道:“你们待在坑道里,有危险吗?”
布里斯基回答说:“靠近伏尔加河边的坑道,已经热得没法待人了,因此我已经命令那一地段的战士撤到了主坑道。”
“布里斯基大尉,”对布里斯基的这种安排,索科夫不光没有批评他,反而主动说道:“假如你觉得北岗无法继续待下去,可以带着部队从地道撤到南岗的坑道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