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明朝小公爷> 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浩荡潮流逆者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浩荡潮流逆者亡(2 / 2)

最终孟养被攻破,整个孟养被东吁王朝彻底吞下。


膨胀起来的东吁王朝,也奠定了要向大明问鼎的信心。


然而,这事儿能怪谁?!


养虎为患撕咬边疆,最终形成祸害是谁造成的?!


大明的文臣们处理国政是一滩稀狗屎,处理边疆事物则比处理国政更加的稀狗屎。


“西南之地,不再有大军了。”


张小公爷望着这自信满满的老狐狸,轻声道。


明吉逾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即呐呐的道:“大明……不是要保有各王么?!”


“王是有的,只是……再无军伍了。”


张小公爷当然知道,这帮人如果手上有了军伍会做什么。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帮人一旦手上有兵绝对按耐不住要闹事儿。


保有王国、有王,却再无军伍了?!


明吉逾居然一时反应不过来,随手把玩着墨玉螭虎符的玉螭虎则是轻声继续道。


“不过些许小事尔,日后占婆、安南、东吁……直至孟养等诸宣慰司,都不需兵马了。”


看得明吉逾发愣的眼神,张小公爷心里很是得意。


切~!莫瞧你明吉逾在阿瓦、白古之间玩的平衡术,无比高超。


可在咱这儿,您可就不够看了。


早特么猜到你们这帮子卵犊子啥尿性了,咱怎么还可能给你们膨胀的空间?!


“西南边陲战乱不断,我皇明终归是宗主之国。”


张小公爷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靠着那张璧玉般白皙莹莹的脸儿竟是衬托着有些许神性。


“若是常管不好,不管又不是。”


唔……张小公爷的意思是,我大明英明神武弘治陛下为此冥思苦想啊!


几位阁老、诸部尚书们更是操碎了心,最终在我英明神武弘治陛下的指导下做出决定。


首先就是,扩大我皇明于西南军力!


不要误会!这是我皇明好心,为了保证你们不被欺负嘛!


然后就是帮占婆复国,证明我皇明的确没有鹊巢鸠占之心。


比如现在的安南,我们可不是把陈朝后裔找回来继承了么?!


当然啦!为了诸位以后不要再兴刀兵,这军伍就裁撤了罢!


明吉逾听着张小公爷娓娓道来,浑身开始微微的颤栗。


这种颤栗很快的变成了颤抖,他很快的察觉出来这套制度背后蕴藏的核心!


那就是大明对西南边陲诸国,全面的控制!


“大人有没有想过,西南之地本属蛮荒!蛮人不服管教……”


明吉逾缓缓的抬首,那双苍老浑浊的眼睛居然死死的盯着玉螭虎。


边上的妙安、足利鹤等,见得此神色渐冷手亦按向了刀柄。


李福达浑身汗毛竖起,他分明感觉到十多束目光正在扫来!


那些目光用蕴含的杀意,让这个老狐狸冷汗“刷刷刷~”的直冒。


旁人不知道,他李福达焉能不知?!


玉螭虎身侧的那些女子看则靓丽,实则危险无比!


都是从扶桑武家中遴选出来的女子,手上本事又经过高人传授。


还跟着玉螭虎多次奔赴战场,真正厮杀下来的雌豹子啊!


“大胆!!”


于是,李福达二话不说直接蹦起来要对这明吉逾动手。


然而张小公爷却笑着摆手:“嗳~悔迟公莫动气,东吁王陛下也只是有所疑惑罢了。”


随着这张小公爷春风一笑,顿时李福达感觉自己身上被附着的杀意正在消退。


老李也是心口一松,陪着笑脸侧身坐下。


心里无数的草泥马在飞奔,明吉逾你个老狗批啊!


你丫要找死,何必拉上劳资?!


要早知道你丫这么不知死活,劳资特么给个鬼你带话。


想到此,李福达就心里叹气。


还以为这明吉逾是个聪明人,说不准将来得有些用处。


谁知道这老货也是个蠢猪,尼玛这蛮夷就是信不过、靠不住!


“王上不必忧心,此番动作吾皇陛下自然是考虑到这些事宜了……”


张小公爷亦不隐瞒,直接把货殖会、王宫与两司的情况和盘托出。


顺便把那些个头人们,不听话的基本都去建设京师这事儿给他说了。


明吉逾沉默的听着,彻底听完后便不再说话了。


他甚至颤抖都不再颤抖了,他低着头一言不发。


哀大,莫过于心死。


“上朝天国,果然英才辈出!西南蛮夷,钦佩!钦佩啊!!”


良久之后,这明吉逾才脸色惨然的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天下风云麒麟儿,国朝无双玉螭虎’!老蛮子……佩服!!”


张小公爷则是望着他,声音轻柔的道:“过奖,只是为了西南长治久安……”


“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足挂齿。”


明吉逾还能说什么?!


他一脸惨笑,微微颤颤的躬身作揖告辞而去。


张小公爷的这一番话,已经让他彻底的明白了。


从此之后西南诸国,有等同于无。


明面上是诸国国王、诸臣子管理国事、国务,但……实际上呢?!


整个军伍是没有的,所有的军务都必须通过大明驻军而行。


举国上下的耕地,尽数归入各宣慰司货殖会所有。


名义上这些货殖会都是各宣慰司的,但实际上真正掌握了大头的却是大明!


也就是说,那些耕地的实际控制人是大明!


当钱财与军伍都控制在了大明的手上后,那么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王臣是谁还重要么?!


“王上若是闲暇,在下倒是建议可多读读书。”


说着,便见的那玉螭虎笑吟吟的从罗汉塌上起身。


“在下不才,便赠王上一本书罢!”


便是在明吉逾缓缓转过身去的刹那,张小公爷的声音响起。


明吉逾听得这话,不由得止住了脚步。


他缓缓的转过身来,那双苍老的眸子中满是灰败。


边上的妙安小姐姐那几乎就是张小公爷肚子里的蛔虫,玉螭虎脑子稍微动一下。


她就知道小公爷想要做什么。


便见她转身而去,很快的拿着一本《史记》跑了回来。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接过《史记》,走到了明吉逾的面前将书放到了他手里。


“《旧唐书·魏征传》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望着明吉逾,玉螭虎轻声道:“王上闲暇,当多读体会。”


缓缓的接过了书,明吉逾深深一鞠。


“谢螭虎先生赠书,西南蛮人感激不尽!”


张小公爷笑着摆了摆手:“此《史记》中,在下独喜太史公之自序!也希望王上多加体会……”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


“不死则亡!”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