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大国智能制造> 第六百二十七章 计划不如变化 【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七章 计划不如变化 【求订阅】(1 / 2)

手下技术团队人员有这种jīng气神,许振鸣当然不能提出反对意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庐州市淮江汽车制造厂的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我们还是按照五轴机电驱动的方式来设计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他微笑着宣布自己的决定。


“呃?”参加会议的人员都非常吃惊。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比较积极的老板,到了这种时刻却又有些保守。


洪爱国倒是可以体会出老板许振鸣的心境,一切都是为了求稳而已。


果然如此。


这时候,许振鸣表情郑重的解释,“我们做产品一定要论证才行。你们难道没发现德国人的论证时间比我们的还要长?”


一鸣集团公司发明的机器人,从最初的喷漆机器人到现在的码垛机器人,时间都没超过两年之久。这种行为在德国的kuka公司根本不会出现。


德国人用了一百多年才建立的机械技术优势,就是通过严谨的研发态度得到的成果。


许振鸣认为华国要赶上人家,就是要踏踏实实的静下心做基础工作,要有攀登机械科技树的耐心。不能浮躁,否则就连岛国人也赶不上。


比如说,米国人是最早发明商业化3毫米光刻机的国家。但随着光刻机研发马拉松大赛的开始,岛国人后来居上,超过米国人。这其中就是因为米国人的机械技术跟不上,承担不了整机设计和整机装配tiáo试的重任。


岛国的佳能公司和尼康公司在落后asml公司一段时间之后,又一次追赶上来。岛国人能制造eua光源,自己能再次生产eua光刻机。这绝非偶然,米国人也比不上。他们国家的机械技术已经决定这场马拉松大赛的胜利。


“哦…我们会沉下心来做产品设计。”


“许董,能否给我们团队购买一台kuka机器人的样机?”


“对,我们只要参考就行。”


听完许振鸣的分析,洪爱国的团队成员们冷静下来,热情渐渐转变为冷静的思考。


这才是好事。


许振鸣当场给芮新松下令,“你立即跟欧洲办事处的王qiáng发邮件,要他马上订购两台最先进的kuka机器人。”


他还吩咐王qiáng,让王qiáng在德国、奥地利等欧洲诸国寻找机会,兼并轴承、液压、阀门、热处理、机床等各种基础类的小机械工厂。


这些工厂就以庐州市数控机床厂的名义去收购,在欧洲意大利建立研发中心,在庐州建立研发中心。只有这样,目标才不会显得太大。


“我们为了得到德国人的机械技术,一定要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行事。”到了最后,许振鸣表情郑重的吩咐芮新松。


芮新松得到命令,毫不犹豫的起身离去,准备把许振鸣安排的任务执行下去。这方面的任务很重要,关系到一鸣集团公司机械技术的发展脚步。


这一边。


许振鸣的目光又朝洪爱国看去。


“我认为洪厂的提议很重要。集团公司也准备这么做。从今天起,集团公司的机床水平每提高一个档次,我们就更新一次基础机床设备。”他宣布支持洪爱国的计划,烧钱玩机械科技树。


这策略对于一鸣集团公司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鸣集团公司淘汰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测量仪器、测量机床等先进设备,国内的机床厂都会疯抢,甚至还能卖出高价。


他们这些企业想要开发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必须从一鸣集团公司买到高jīng度的机床才行。国际上很快要签订“瓦.森.纳”协议,有钱也买不到尖端设备。


“许董,录像带来了。”这时候,史俊抱着一摞录像带敲门而入。


徐培东的工作做得很细,把库卡机器人、舒勒压力机和自动化汽车组装生产线的录像视频分门别类,都已经标识好。


许振鸣让史俊搬来录像机和大彩电,当场播放德国人组装、tiáo试、安装和试验库卡机器人的过程视频。


视频中,德国人的工序有条不紊,每一个步骤都符合cào作规范。好在是一鸣集团公司的机械生产部门,都是按照这种方法在执行机械加工制造,和德国人的cào作习惯没什么两样。


“嗯,许董难怪会制定那么严格的cào作规范。原来德国人就是这么严谨的。”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