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下山后的分割线-------------------------------------
别看大师兄收了三个入门弟子,其实大师兄事务繁忙,最终的教育归于青虚道长,平时管教归于墨非烟和王非败,而到了王非败五岁之后,王非败就成了真正管的那个。
一路上,王非败将前世看的《西游记》的小说内容拿出来,将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修改了一番,给三个师侄讲起来!这得感谢‘周天星衍’的帮助,它吸收周围信息的能力帮了王非败很多忙,这使得他拥有前世很多信息,也对‘周天星衍’的信息收集能力刮目想看。
‘周天星衍’里面很多显然是前世在博物馆的时候,日积月累积累来的。两个世界有不明原因的相似之处,但依旧有科技的很多不能用,文娱的很多在王非败看来也不能完全成立,至少文化不符合的还是要改,他可不想遭太大的罪。
到了水云城里,曹三先将四个个子还未冒头的小子带到了‘百晓堂’,就赶着车儿去采买了。‘百晓堂’对于王非败来说是目前最大的信息来源地,这里有着专门为武林人士提供信息,每两周一更新的书籍刊物《武林诸事》,还会有专门的说书人为他人讲述《武林诸事》的部分内容,并进行推销。
因为每天都有说书人在百晓堂的接待大厅里讲武林新故事,新消息,卖记载有武林新故事《武林诸事》的书,所以说书的和小说家这两种职业在百晓堂打工的不少!对这些王非败目前兴趣不太大,至少在他看来这些‘写书的’和‘说书的’传播故事还不够吸引人,要想达到他前世说书人、小说家的水平还有些要努力的。
有着‘周天星衍’王非败不需要卖多少书,直接来这里转上几圈收集信息就够了!可每次来了又走,时间长了王非败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觉得占了大便宜,在这里卖杂货的柜台买些东西,然后到了后来,经常看那些说书的讲故事,就有了干脆自己当小说家的想法,还去过好几家卖书的店去推销,但最终接待他的还是这个经常去的百晓堂。
‘百晓堂’是这个江湖门派中靠前的门派,按照九级的分法,其规模最少可以达到上下这一级别。靠着做各种消息、丹药、货物相关的生意,‘百晓堂’挣了不少钱!百晓堂守规矩,只好利,不好名,虽然实力强大,偏偏本身对普通江湖客来说神秘的紧。
王非败一进入这百晓堂,便和三个师侄被一位名叫默二的书郎接待到一处安静的单间里。
此时默二随身带着《武林诸事》,这书现在已经是王非败在此异世的休闲消遣方式之一,江湖上的大事小情,杂志上基本都多有记载,让王非败涨了不少的见识。王非败所买的《武林诸事》乃是云州的地方版本主要介绍云州本地的武林轶事,所以涉及炎华国九州各地的武林轶事只占了不足五成,来水云城的江湖客大都会卖上一本了解了解最近江湖变化。
让跟着自己来的三名入门弟子坐好,随手拿起默二刚置于桌上的最新一版《武林诸事》。王非败清楚这书里面的内容虽然大多真实性有保证,但书里面还是采用了据说,传说,下回分解等迷糊的模式来混淆,也不知道意在那里?
打开《武林诸事》翻了翻,其中‘江湖早知道’里面有最新的高手排名新变化,武林新秀武功特点等等……
看了一小会儿,王非败发觉周围的光线变得暗淡了不少!抬头一看却是三小把自个的脑袋凑了过来,被三个脑袋围着,索性王非败干脆将才看了个开头的书抛给三人,让他们先看。三小一接手,立马三颗脑袋凑在一起,所在桌子的另一边,看得不亦乐乎。
这《武林诸事》除了武林轶事,也有武功指导性的指导类专栏,对武功做做讲解,提升一下杂志的销量,但撰写者到底不是真正的名家,有自家师父的指导,王非败自然是看不上书里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指导,他知道自家师父绝不是普通的道长,至少在他看来,比这书上的很多人都更懂武学。
不过这百晓堂除了《武林诸事》这种杂志、期刊类的书,也有真正的武林秘籍,尤其是下下、下中的秘籍门类齐全,种类很多,王非败从三岁成功下山进了百晓堂后,为了‘周天星衍’收集信息,就经常想办法来这里。他开始是央求着师父、师兄带自己进入这里,到了四岁半以后,由于这水云城还算安定,加上王非败的早熟,渐渐的王非败更多的时候便由其它弟子和杂役陪着来水云城,比如曹三,比如三小。每次师父、师兄们不在或不能带着他来水云城,都是他让曹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