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的不是这资格?道门、佛门历来辩经,天下皆有传颂,道长说不是为了这资格,就要推辞我等,未免太过儿戏!”
“贫道一心修行,对这等名利之事不甚了了!”
“不甚了了?道长修行却不看辩经,如何可得大道!不入红尘如何历经世事洗练我心?”
“大道三千,贫道只取一瓢!贫道连自己现求的都没能修好,那顾得上看别人的所求。”从小到大,王非败修炼、写小说、教弟子,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那有时间看那些无聊的辩经,直到知道沙海有人可能找他辩经,才翻了翻‘周天星衍’里的佛门资料。
“道长岂不闻触类旁通之理?”
“贫道积累不足,触不了类,旁不了通!”
“道长未免太多谦虚,辩赢了我慧茹师妹,如何算得上是旁不了通?”慧成对于王非败此时的几句话有些意外,他原来以为王非败是个年轻人,定然好胜心强,不肯服输,此时却是有了新的看法。
“日夜所思终是有限,所求太多终是一无所获!就是辩经也不是现在!”
“即便不是现在,赢了慧茹师妹的道长已经站在我等求道的前路之上,那日辩经,道长可曾想到今日?”佛门求的是‘成佛’是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但三教合流之后,道门求道的说法也被佛门吸收可以说佛门的求道之法也被道门承认为旁门。
“贫道只是与慧茹尼师谈了谈,可未有辩经,你们如果有那记录的《沙海辩经》当知不虚。”
“试问要我师妹以树木代寺又如何不是辩经?若不辩经又为何要改我师妹誓愿!”
“尼师发愿建寺,如今以松柏围墙,寒杉为塔,绿枝为檐,翠草为席,如何不是建寺,还是大师以为慧茹尼师度不了绿树红花?”
“建寺是建寺,种树是种树,建寺为阻沙!”
“那为何这红岩海的阻沙寺种了这许多胡杨!”
“胡杨那是在寺外,为寺之一份。”
“慧成大师,你之前问我是否想过今日,那贫道告诉你,贫道未曾想过!不过慧成大师如此说法,是否沾染因果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