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清水将手一伸,突然觉得他失态了,于是收回手将声音放平道:“无信无仰?人怎能无信无仰?”
清水这一番话,未有直接应答,而针对其中一句进行反问,以王非败设计的评判之法这样不算不妥,但在静心师太看却已落了下乘!于是她摇了摇头。
“大师既不是大德又不是大觉,如何才能信大师?如何才知所信所仰者为真性真佛?而不是一头天魔披着袈裟而行?”辩经被王非败要求去掉了裁判,本就有减少自己损失的目的,不过此刻他听清水大师所说,似乎这大师自己入了信众的俗套。
“《妙法莲华经》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长阿含经》有云:‘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正所谓众生平等,我有所仰,岂不不平?如有所跪所求,岂不显尊卑而忘平等?若佛呼应我所求者,于其他众生平等乎?”
“佛祖自有论辩,应与不应皆在因果之中。”
“既如此,求佛保佑何用?大觉者也如因果?”
“不落因果!”
“错!不昧因果!”王非败一声包含真气的大吼,震的清水的耳朵闻闻响,一时间‘不昧因果’在清水的脑海里不断回响,他自然听明白了王非败的意思。
这不落因果是说:认为自己修行又成,就是没有果报;而不昧因果说的却是:大修行者,大觉者,受果报无所谓,知道前因后果,这是跟凡夫不相同的地方。
一时间清水大师嘴里念叨着‘不昧因果!’陷入了沉思,他不由得想起以前:
清水一开始对经文没有兴趣,最初是因为喜欢习武才入的佛门,可进了寺庙看大家因为辩经而成就一时,心中羡慕不已!于是他开始收集经书,私底下日日苦研,但对于师父讲的却是左耳进,右耳出!这主要是师父老让他看自己怎么做?
‘看师父?有什么好看的?’年轻气盛的清水心中自有不服气,自有大成就的野望……
……
很快的的清水的思绪又飘到了师父早去的时候:
去的时候,他跪在师父面前的那一幕,恩师问他:“我所讲者错几何?对几何?”
他那时候也收了弟子,最见不得的就是徒弟反对师父,于是便回答:“为师者未有错处!”
师父听了叹息一声:“你于道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