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年轻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忙的觉都不够睡,能有个机器帮他们洗衣服挺好。”
李老太迈过大玻璃的推拉门,看着里头的大浴缸,忍不住回头看凌秀蓝:“这个大缸是干啥的呀?”
“洗澡的。”凌秀蓝过去打开水笼头,热水流了出来:“放上一缸热水躺里头可解乏了,要是不想泡澡站着洗也行,就用上面这个喷头。”
“哎呀,这也太享受了。”李老太有点眼热:“洗澡都能有这么多花样,指定老舒服了。”
凌秀蓝立马说道:“要是您想弄我把干活师傅给您叫来,也给您改一间。”
李老太的四个儿子几个孙子每年都孝敬老太太不少钱,四季衣裳更是比着买,蓁蓁对李老太就更大方了,每次给都一千两千的,这几年李老太的私房钱越来越多,可花钱的地方却十分有限。家里平时吃菜都不用外面买去,春夏秋三季园子里的种的菜就够吃,冬天还有暖棚,里面的比外面卖的种类还多。鸡鸭自家养了不少,鱼虾螃蟹水塘里多的是,也就隔三差五去市场买点肉和排骨,其他的基本上用不着花钱。
李老太不是那种攥着钱舍不得花的人,尤其如今年纪大了,也知道享受了,她围着卫生间又转了一圈,伸手按了按抽水马桶,点了点头说道:“行,回头你和那个师傅说声,让他上我家一趟,也给弄个这样的洗手间。”
凌秀蓝立马应了一声:“您放心就行,明天就让他上您家去。”
“对了,除了这个弄洗手间的,你认不认识砸墙的?”李老太很认真地问。
凌秀蓝有些闹不明白:“您准备砸哪儿的墙啊?”
“就是咱两家院子后来加的几堵墙。”李老太比划了一下:“我们住的那个宅子是蓁蓁的,等她和俊杰结婚了就是一家了,不如直接通开,咱几个说话还更方便呢。”
凌秀蓝愣住了:“那你几个孙子能乐意啊?”
“有啥不乐意的,当初买的时候就写的蓁蓁的名。”李老太说道:“如今也就蓁蓁四哥明北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跟我们住一起,不过他俩这一阵也在看房子了,说相中一个小院子,前面五间房子,后头有一亩地的园子,等他们毕了业就搬过去。”
王素芬也跟着笑道:“按理说我们应该跟我家大小子去住,不过在这住习惯了,我们也不打算搬了,你别嫌弃我们是拖油瓶就行。”
“这话咋说的,你们要是搬走了我才得哭呢。”凌秀蓝笑着说道:“咱们宅子大,本来就空着这么多屋子,人多了才热闹。再说了我平时一个人在家,离了你们不知道多没意思呢。”
李老太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那明天就叫人来砸墙。”
家里商量的热热闹闹的,学校里的郗俊杰和蓁蓁此时却没有放太多心思在结婚上,两人在毕业考试以后,开始准备工作的事。
郗俊杰和蓁蓁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含金量可不是以前的工农兵大学能比的,他们当初上学的时候就被国家的各个部门给预定了,如今刚一毕业,各个单位的报道函就发来了,郗俊杰要到外交部欧洲司去上班,蓁蓁则拿到了华国社的报道通知。
蓁蓁名下的家具厂已经成了国内第一大家具品牌,但自打家具厂一切步入正轨后,她已经很少参与厂内事物了,就连家具设计这块也有了专门的设计车间。为了激励厂里职工的干劲,蓁蓁每年拿出一成的红利给员工发奖金,四成的盈利作为孙仁德的工资。孙仁德感激蓁蓁当年的知遇之恩,再加上他本身就对管理企业有浓厚的兴趣,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泡在厂里,玩了命似的干活。
蓁蓁在毕业前上报个人材料的时候,也把自己名下有企业的事报上去了,不过华国社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依然给她发了报道函。蓁蓁本也想进华国社当几年的记者,一个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再一个也开拓人脉,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