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官居一品> 官居一品第14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官居一品第14部分阅读(2 / 2)

即使一天没吃饭,沈默也依旧吃得慢条斯理,无声无息。不像那个沈京,吃得吧唧吧唧,饭粒菜汤一个劲儿的往前怀上掉。


不过沈京吃相虽难看,但胜在一个快字,一阵风卷残云便吃了个七七八八,这才放慢节奏,边吃边说道:“那个事儿怎么办”食堂里人多,他便说得隐晦,但沈默能听明白,声音微不可闻道:“你抽个空取出来,把田七那份给他,其余的你便存着,过两天我告诉你咱们干啥。”


“好吧。”沈京点点头,见有人过来,便打住不再说话。


下午又是先生的讲经时间,是接着昨天讲的。


沈默今天心里不那么堵了,也能听进去了,便发现那沈炼确实了得,一番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居然把那么枯燥的经书讲得无人入睡,也实在是门功夫。


等到放学时,沈默两个刚要出门,却被沈炼叫住道:“你们把卫生打扫一下。”


两个苦命的娃只好扫地、擦地、排桌椅,一番折腾下来,天黑才锁门回家。


~~~~~~~~~~~~~~~


第二天,又是重复昨日的流程,先是所有人都上台背诵,挨板子;然后沈京交作业,结果只有七千划,又有三千划没写,这次沈炼没再跟他客气,一百划一板子,足足打了他三十板子。


沈京那只左手当时就肿得跟水晶熊掌似的,捧着就下来了。


最后轮到沈默了,他今天要背的是名贤集。这本书跟三百千那种识字课本不同,它侧重的是伦理道德教育,汇集了民间广为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痴汉一词,便是发端于该书。


这本书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组成,共计两千两百三十五字,单从字数看,却是昨日的两倍有余。


但实际背诵起来,这种俗谚俗语组成的顺口溜大全,却要容易许多。


沈默依旧背得行云流水,尤其是每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之类劝善之语时,他都加重语气,颇有规劝之意。


这本是件好事,无奈沈默这家伙心胸实在不算宽广,连带着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君子当权积福,小人仗势欺人。也加重了语气


听得沈先生直翻白眼,心说我还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呢但人家沈默在按他的要求背书呢,字不改,音不变,凭什么指责他


待沈默背完了,但沈先生还是终于忍不住道:“你在某些句子上突然声调低沉,到底是何居心啊”


沈默彬彬有礼的抱歉道:“先生实在对不住,学生今天早晨吃的炒咸菜,嗓子齁着了。”声音很小,仅有他二人能听到。


沈炼的鼻子都快气歪了,本来经过昨天一天,他对沈默的恶感减少了一些,这一下蹭蹭蹭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了。沈先生不由冷笑一声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就引用名贤集中的话骂上了,说沈默满肚子低三下四的鬼蜮伎俩。


沈默早就等这个机会了这沈先生虽然对自己十分偏见,但好在还算个君子;虽然不可理喻,但好在还分黑白。对于这种人,还是应该尽量沟通一下,至少和平共处,不然总被鄙视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


可你让沈默这种面子比天高的人低三下四的告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老子还满肚子委屈呢我是挖你祖坟了还是抢你儿媳了怎么就把我往门缝里看,往煤堆里挤兑呢


所以他要跟沈先生讲讲道理,但在这个时代,你一个学生跟先生面对面坐下来,平心静气的谈谈心,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有营造这样一个机会,在辩论中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分割-------------------------


其实沈默和秦雷有一点很像,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那就是自强不息,大家共勉。票票


第七十节 当差、搬家以及开店 上


只听沈默一字一句道:“常存克己心,法度要谨守。”明白的告诉沈先生,他沈潮生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


如果沈默是小才子,那沈炼就是老神童,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冷笑一声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这是说虽然我没证据,但你沈默心里的那些龌龊想法却是天知地知的。


沈默仔细回想一下,他两人在成为师生之前,只见过一次面,那次这二乎乎的小老头好像被气跑了。为什么会被气跑呢好似是因为在营救长子一事上产生了分歧,这老头子想让沈默回避比试,通过上层路线,由知府大人向下施压,虽然会费一番周折,但对长子的安全来说,却是最为妥当的。


可当时的情况是,李县令那老混蛋费尽心机设计一场比试,沈老爷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为沈家争光。一番权衡之后,沈默拒绝了沈炼的提议在保证长子安全的基础上,他要为自己和父亲赢得一些东西,改变那种身无分文、寄人篱下,没有自尊、无比窘迫的命运。


在道德上,他确实无法理直气壮,可他依然问心无愧,因为在沈默看来,生存和尊严,都要排在道德的前面他不由叹一声道:“但能依理求生计,何必欺心做恶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沈炼沉声道。


沈默终于明白矛盾的根源了,那就是价值观的不同对于有精神洁癖的士大夫来说,道德高于一切,容不得一丝玷污想通这一点,心下不由有些黯然,他知道两人根本不是一路,在这一点上也永远没有共同语言。


罢了罢了,我没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也没法和每个人都成为朋友。想通这一点,几天来的疙瘩也就结了开。他也不再追求和解,而是希望能搁置矛盾,和平共处,至少要安稳度过这三个月吧


想到这,他便轻声道:“雨里深山雪里烟,看时容易做时难。”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沈炼一脸痛惜道。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想把沈炼糊弄住并不是什么难事。沈默心里明明想的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可话到嘴边说出来的,却是长存君子道,须有丈夫志。


在沈炼听来,这显然是有悔改之意,便放轻语调道:“莫作亏心侥幸事,自然灾祸不来侵。”


沈默也点点头,轻声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完长鞠一躬,暗道:俺不跟你争。


沈炼捻须颔首,终于揭过这一页,低声道:“明日背神童诗。”


在一片比昨日更加钦慕的目光中,沈默缓缓走下台去。


学生们从来想不到,居然有人能自始至终用名贤集上的句子,和先生完成对话,虽然完全听不懂他俩在说什么,但还是感觉很过瘾。对他的敬仰之情,那真是有如滔滔江水奔涌不绝


沈默静静的坐在位子上,浑没有问题解决后的轻松。这件事情对他影响极大,专拣一桩好处说,那就是他自此明白了什么叫清流、什么叫直臣,开始认真思考和这些人的相处之道


~~~~~~~~~~~~~~~~~


翌日,背九百六十字神童诗,沈默倒背如流。这是一首催人上进的励志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全是大实话,却让人每每听了热血澎湃,恨不得拿锥子扎大腿,把脑袋挂起来用功。


按说背到这,也就算完了。因为后面的五言杂字、七言杂字更像是两本,句子与句子之间虽然合辙押韵,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根本没什么道理,就是为了让学生识字而硬凑起来的,而且又臭又长。


但沈炼说:“你要是能背上来,我就算你蒙学合格,开始教你经学。”


说这话的意思是,背不上来也无所谓。可沈默偏生是个犟种,既然存了让他心服口服的心,便绝不轻易言败。于是答应来日背诵五言。


这可就不如前几日那么轻松了,虽然他底子好、印象深,但整整三千三百言的文字,想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绝对是件高难度的工作。饶是他这一世好像集合了两个聪明人的智力,记得牢,背得快,也是整整熬了个通宵才算放心。


几个时辰后,沈氏学堂中,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沈潮生,开始了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的长篇五言杂字背诵不消说他这个背书的,就连一旁听书的学生们,也因为屏息太久,感到有些虚脱了。


当沈默背完今集为一本後学宜勉稱这最后十个字时,沈京再也管不了许多了,拼命的拍桌子,砸椅子为他叫好。学生们偷瞄一下先生,见他并无任何不悦的表情,便也跟着一起欢呼起来。


沈炼终究没有让沈默再背七言杂字,那比五言杂字还多一倍的字数,是他当年也望而生畏的。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不会拿来考校别人。


这件事之后,小同窗们都恭恭敬敬的称沈默为潮生哥,年级长一些的同窗,也称呼他为潮生兄,凭着这几日的表现,他终于折服了所有人。


~~~~~~


沈炼也渐渐有些明白,这世上有些人不是故意爱炫,而他们天生就夺人眼球,无法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本来有些担心,这家伙会影响到别人的自信心,但事实证明,自从沈默来到这个学堂,学生们背诵诗文的功力都或多或少有所长进既然如此,沈先生也就任由他去了。


-------------------------------------分割-----------------------------------


第三章,洗洗睡了,梦中票票满天飞喽


第七十一节 当差、搬家以及开店 中


进入经学课程,沈默就不可能那么轻松而拉风了。如果说蒙学课程仅要求背得滚瓜烂熟即可,那么经学就得在滚瓜烂熟的基础上,全部理解其中精义,并融汇贯通,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纵使别人将其掰开了、揉碎了、拆散了、拼乱了,也全然不怕。


其实在他上次参加童生试之前,就可以背诵神童诗、唐诗合解,熟读四书、五经之类考试书籍,也读了一定数量的八股名文,还学会了写八股文、试帖诗。凭着这些,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能考中秀才了。


但在沈炼这位大进士、老神童面前,这点三脚猫的功夫显然不够看,随随便便一句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让他破题,沈默左右不得要领。


“朱子曰:杖者,老人也。六十杖于乡,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后。”沈炼只消淡淡一语,他便茅塞顿开。如是几次之后,沈默终于知道,在四书五经这条道路上,自己还差得很远那不是光靠聪明记性好,还得下上苦功夫去钻研领悟。


沈默也终于知道,能有一位进士老师是何等的幸运县学里的最好的先生也不过是举人出身。至于进士老爷们,不是在外当官,就是在家养老,像沈先生这样恰好在家丁忧的,绍兴城里没有第二个。


想明白这一点,沈默便放下成见,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热情和投入,跟着沈先生刻苦学习,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爷俩的未来,彻底拼了


~~~~~~~~~~~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转眼间已经到了八月,天气渐渐转冷,又到了月桂树飘香,蟹子顶壳肥的季节。


这天下学后,沈默刚进闻涛院,便见几个短衣汉子,肩扛手抬着大大小小的箱笼,从楼上往下走。


他正要出声询问,却见七姑娘从楼里出来,满面春风的走到他面前,兴高采烈道:“小相公,我们要搬家了,正要上去跟您说一声呢。”


“搬家”沈默有些茫然道:“正房又给你们换地方了”


“咯咯咯”七姑娘掩嘴笑道:“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前些日子我不是跟您说过吗田七用您给的银子,在前街赁了个前店后院的小楼”


“哦”沈默恍然,不好意思道:“你看我最近,掉到书堆里,成个书呆子了你们要开店是吧”


“对的。”七姑娘一脸无可奈何,满心忍不住的得意道:“自打那次跟小相公在轩亭口露了面,每天都有来找田七打东西的。这虽说是件好事,但一来毕竟不是自己家里,图惹门子厌烦、邻居侧目;二来整日叮叮当当,也影响沈相公休息,小相公用功不是。”


沈默摇头笑道:“不妨事的。”


“但总是不好的。”七姑娘笑道:“我和当家的早就合计着,等沈相公身体大好了,就到外面租一小楼搬出去,开个金器铺子,也算是成家十年后,终于立业了。”


沈默看看四周,见那几个工人已经走远,便轻声道:“若是手头匮乏只管说,我那里还有一些银子。”


七姑娘连忙摆手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上次我收下那八十两,就让当家的好一个埋怨。”


“不告诉他就是了。”沈默笑笑道:“这些日子承蒙你们照顾,我爹才康复的这么快,我也无以为报,只有些最不值钱的银子了。”


“确实是足够了。”七姑娘真心拒绝道:“金银匠是吃手艺饭的,用不着什么本钱。十两银子付租金,十两银子应付官府,二十两银子置办家什器物,剩下的钱再给他添置些趁手的工具,还能富余个十两八两,足够几个月的家用了。”


沈默这才点头道:“若是缺钱只管说声,不要不好意思。”


七姑娘咯咯笑道:“人家说,三天不见得另眼相看小相公也财大气粗起来了。”


“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沈默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七姐这张嘴啊”


说话间,田七也出来了,他朝沈默再一次道谢,然后小意的提出个请求道:“能不能请小相公题写个匾额”


沈默笑道:“我爹的字可比我写的好多了,为何不去央他呢”


两人怎么好意思说我们觉着你比较有出息呢便道小相公写也是一样的。


沈默也不计较他们的小心思,欣然颔首道:“好吧,我这就写给你们。”两人顿时大喜,上楼进屋,拿出早准备好的横轴纸,一边一个压好了,恭候他的到来。


沈默先上去搁下书包,拿一支题写大匾的猪鬃笔,端着墨盒下来道:“预备叫什么名字”


两口子对视一眼,讪讪道:“还没想过哩。”


“那就想一个吧。”沈默笑眯眯道:“不要急,中意要紧。”


两人便开始在那抓耳挠腮,半天也想不出个合适的,只好求助的望向沈默:“小相公给起一个吧”


“还是自己起比较有意义。”沈才子摇头笑道:“不过可以给你们点参考意见通常有两种起名方法,一种是图个彩头,比如说宝大祥金器店、日昇发金器店之类,另一种便是直接以店主命名,比如说七姑娘金器店或者田七金器店之类,不知你们中意哪一种方式”


“后一种吧。”两人相互看看,异口同声道。


“那叫七姑娘店还是田七店呢”沈默笑问道。


“田七店吧。”七姑娘一脸大度道:“他是老板,我是掌柜;他是师傅,我是伙计,当然应该叫田七店了。”


------------------------------------分割--------------------------------


今天周末,偷偷懒,就两章啦,明天再勤快起来哈


第七十二节 当差、搬家以及开店 下


第七十二节


沈默又望向田七,只见他嘴唇一阵翕动,终是坚定道:“还是叫七姑娘店吧。”


“别人都是冲你手艺来的,叫我的名字作甚。”七姑娘连连摆手道:“还是叫你的名字吧,当家的。”


“当初若不是丈人收留,俺早变成城郊乱坟岗里的野鬼了。“田七依然摇头道:”再说这些年来,绍兴人不认俺的手艺,俺连养家糊口的银子也挣不出来。还不是靠你给人家浆洗衣服,又低声下气的在沈家大院白住,这才好容易坚持到沈小相公出现,帮咱们转了运”说着说着便眼圈通红,语调哽咽道:“这辈子俺田七有三个贵人,一个是岳丈大人,一个是沈小相公,一个就是你啊”


七姑娘的眼泪也是吧嗒吧嗒往下掉,不好意思道:“我哪能算呢以前没少骂你气你。”


“那时俺照照镜子,都忍不住扇自己耳光。你心里发堵,说俺两句那是正常的。但你骂归骂,可从没薄待过俺,”田七也抹泪道:“冬天的棉衣、夏天的单衣,春天的大褂,秋天的毡帽,你哪样少过俺的这俺心里是清楚的。”


沈默这个听众,都是鼻头一阵阵发酸,干咳一声道:“到底用哪个给个主意吧</br></br>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