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节(2 / 2)

所以最高权限是系统整体运行规则……好像是个可以利用的大秘密呢。


不管怎么说,二阶段的主线任务还是拉人头。


最近因为战乱的缘故,来投边城的流民也日渐增多。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过来投亲,或者成群结队逃荒到北地,原本安静的边镇忽然就热闹了起来。


边城也不是随便进的,不管是投亲还是逃荒,都要经过边军的严格审查。


“二山啊,你去到户所里看看,你二叔家那边到底有没有消息?”


逃难过来的熊大伯一大早便蹲在院子里,看着又有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拎着包袱走出安置营,眼中有遮掩不住的羡慕。


那日他们翻过山梁,到达乌知河沿线的一处要塞,便一直被安置在这个旧兵营门里,外面有边军看守,虽不愁吃喝,但也不能轻易出门。


大家伙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过上多久。


他们这一路向北逃荒,见过不少对付流民的方式。


绝大部分城镇都是拒之门外,把流民像赶苍蝇一样往外轰,有些的虽然让进城,却只能在城外居住,除非签下卖身契,沦为奴籍,成为世家大户的仆役。更有甚者,干脆在流民中抓壮丁,冲填府兵拉上战场。像边军这样好吃好喝地照顾着,他们生平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心中都隐隐有着不安。


会留他们吗?


要是不留,他们要到哪里去活命呢?


有人悄悄打听看守的边军,对方要摇头说不知道,要等上面的命令。


结果没多久,命令便下来了,边镇全境都执行新的落户政策,统一安置流民。


他们这一批过来的二百多人,可以向边军申报投亲或是逃难。


若是申报逃难,那就要服从统一安排,随机分散到各地去开荒或是做工。地方不能自己选,一切都听命令,但是雍西关会提供必要的生产工具,棉两年赋税,若是不愿意也可自行离开边镇,边军不做阻拦。


若是申报投亲,必须把投奔亲戚之姓名、籍贯、家中住址一一报出,以备边军核查。核查通过之后,可以前往投亲之地生活,不受区域和人数的限制,边军可租借部分生产工具。


消息一出,大部分人家都报了逃难。


能千里迢迢来到塞外的没有懒鬼,谁不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再赚一份家当,自然是越早安顿越好。


哪怕是在苦寒的塞外,只要给块地给点粮食,那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毕竟现在封家治下是全业朝最安全的地方,听说前不久前大都护还复了忻州一线,穷凶极恶的胡人根本打不过边军。


熊家人报的是投亲。


他们想的也很简单,熊二叔已经在边城安顿了,他们过去正好互为依靠。


只是熊大伯也不知道自家兄弟到底安置在哪里,只说得出熊二叔的姓名、籍贯和家里情况,边军一一作了记录,然后就让他们回到就安置营等待消息。


“这是这几天的第几户了?”


熊大伯哀叹一声。


一起逃难过来的人家都走了,眼见着就剩他们一大家子人,可是要咋办?


“爹,你急啥?!”


熊二山从院子里的水井中拉上来一桶水。


“咱们报了投亲,但又说不出大伯家到底住哪,那人家不得去查一查?”


“咋个查法呀?”


熊大伯一瞪眼。


“你二叔家熊柱子,叫柱子得多少人?边城这么大地方,这要是一个一个,可得查到啥子时候?找不着咋办?”


“找不着就找不找呗,在这不挺好吗?管吃管住的!”


熊二山还没说完呢,就被他老爹一巴掌扇在后脑勺上。


“你个混小子,怎地这样没志气?!光想着让别人养活,你还不如不个娘们!”


他指了指院子外正喜气洋洋坐上马车的一户人家。


“王寡妇还带着个孩子呢,人家都敢报逃难,自己找饭吃。你有手有脚的,凭啥在这死赖着?!老子跟你说,白来的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正说着,他就见到长子熊大山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爹,二弟,户所那边说找到咱二叔家了!军爷让咱全家都过去户所,人家要跟咱问问情况!”


听他这样说,熊大伯“腾”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喜得两眼放光。


“可是当真!?找着了?!”


“当真当真!”


熊大山笑成了一朵花。


“说咱上次报了二叔的名和籍贯,人家就把这事儿报了上去,也不知咋找的,反正听说是有消息了!”


“现在让咱全家都去,看看能不能对得上。”


“去!去!大家都去!”


熊大伯一拍巴掌。


“咱正经的亲兄弟,咋能对不上!”


很快一群人呼呼啦啦到了军户所。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