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肃叹气道:“你爸爸和你两个伯伯不一样,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格自然也相差太大,如果当时我和你奶奶能够更注意一点,让你爸爸少一点磨难,说不定现在你爸爸会是另一副样子了。”
林清俊眼里闪过迷茫,问道:“爸爸现在不好吗?”
“也不是不好,”林肃斟酌道:“就是过犹不及,你爸爸他太在乎钱了。”
而且林闻博显然没有他父母,两个兄长,甚至是女儿身上那份豁达的底气,这也是林肃夫妻一直觉得亏欠他的原因之一。
林闻战和林闻安在成长阶段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不说他们的字和画,在当时来说特别奢侈的钢琴两个少年也是会谈的。
他们的童年及少年都是跟随父母在大学里渡过,而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老师,林家的孩子聪慧,又长得好,还开朗大方,那一片就没有不喜欢他们的,所以这个教一点,那个教一点,他们当时受到的教育可以说一点儿也不弱于后来被林肃父亲精心教养的林清婉。
可林闻博生不逢时,他童年的阶段是林家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他两个哥哥还在肚子里时就听着母亲的古琴,父亲的诗词,出生后夫妻俩都能抽出很多时间来教育,至少每天晚上的临睡故事就不少。
五岁的时候林闻战和林闻安调皮捣蛋又机灵,却也是大院里赫赫有名的聪明孩子,已经学会背唐诗三百首,大人要是逗他说话,他话一串一串的,而且道理还特别多,最后谁说服谁还不一定呢。
可林闻博五岁时才在父亲的手把手下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下自己的名字,那时候小林闻博的脑海中只有饥饿和食物,他对认字并没有多大的渴望。
一直到他十岁的时候,林家的境遇好转,他不仅能穿暖,也能吃饱,且偶有荤腥了,他在学习上的天赋才被都差很多,当然,大人们当时的重点不是拿他和两个哥哥比较,而是惋惜林肃牺牲在战场上的两个儿子,觉得如果他们还活着,当下林家应该是另一副模样,至少凭借林肃的人脉,以及林家两个孩子的优秀,林家的高度不会低于易家。
可这种惋惜深深地刺痛林闻博,尤其是在当年那件事发生之后,他的性命受到威胁,就连家人他都无力庇护,那种羞恼,惭愧和自卑达到了顶点。
如果他两个哥哥还活着,严琮敢这样肆无忌惮的杀他吗?
如果他能有两个哥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