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节(1 / 2)

这么一想,突然觉得得离季寒川远点。谁知道一个疯子能做出什么事儿来。


村支书倒是对季寒川提起的事颇感兴趣。他说:“之前建树说过,我们村灯笼扎的不错。除了那种红灯笼,还有各种花灯,兰婆还会扎莲花。你可以买一个,带回去,小姑娘应该喜欢。”


季寒川笑眯眯记下,说:“那我明天就去问问。”


他们东扯西扯,漫天地聊。而在村外,村长一行人踩着土路,打着手电筒,一路喊着名字:“斌娃——”


“娟儿!”


“……”


他们开始上山。山路险峻,中间有一条被上学队伍踩出的小道。夜深人静,树林幽幽,潜伏未知。


饶是村长等人就在山上长大,可看到半夜的林子,心里还是发憷。早些年,这座山上可真有老虎。村子里一直有传言,说几年前走丢的那个娃娃是被老虎叼走了。


好在一旦翻过山头,就能看到上吴村。


既然有“上”,当然也有“下”。只是当年战乱流离,下吴村的人口大多选择逃难,不再坚守深山。


到现在,人们已经连下吴村在哪儿都说不上来。


“建树啊,”一起出来的人里,大多是和村长一样,四五十岁,基本都是孩子家长,“我怎么听着林子里好像有声儿?”


村长皱眉,“别乱想!斌娃有分寸,怎么可能把娃娃们带进林子里。”


“可是……”


“走了走了。”


“可——”


村长不耐烦:“到底怎么了?”


在他身侧说话的人吞了口唾沫,嗓音压低:“村长,我们出来的时候,是八个人,没错吧?”


村长:“所以?”


他身侧的人:“可我怎么看着,现在队伍里,有九个人啊。”


第186章 鬼打墙


时至腊月, 天寒地冻。可旁边人一句话下来, 村长脑门冒汗, 头顶凉飕飕。


他骂道:“高兴,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身侧的人也姓程。或说山淮村原本就是一个“程家村”,有四分之三的人出于同一个本家。往上追溯, 五百年前是一家。


跟着村长的男人叫程高兴, 这会儿在上吴村上学的是他家小儿子。之前生了两个女儿,都是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原本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儿子了, 正找找门路,看能否去哪里买一个,老婆就怀孕, 总算得了男娃。


程高兴喜不自胜,把孩子当宝一样供着。这会儿儿子半夜不回家, 他心中自然焦灼,于是跟村长出来找寻。


可这一路走来, 之前的焦灼,渐渐被深夜密林催成恐惧。


等到不经意地数起人数, 发觉身后似乎多了一个人后,这种恐惧, 催得他一身鸡皮疙瘩暴起。


程高兴:“建树,我是说真的——”


村长吞了口唾沫。


他嗓音压低,勉强回答:“这儿这么黑, 你怎么看得清……”


程高兴道:“可大伙儿打着手电啊!”


几人还在往上攀登。平心而论, 这段山路并不陡峭。脚下泥路十分柔软, 铺了厚厚一层落叶。走在上面,脚步声被尽数吞没。


程高兴嘟囔:“我总能数出手电筒。”


村长不耐烦,说:“你看错了!”作为村长,与村支书一起研读学习上面发下来的材料是最基本的,虽然仍然抱有一定迷信思想,但比起村民,村长要“理智”很多。


村长说:“这块儿树影乱晃,你怎么可能看得清……”这句话说完的时候,他终于踩上山头,看到山下一片灯火人家。


那里就是上吴村。


其中一个“上”字,并非高低含义,而是“这个村子离外界更近”。


与山淮村的冷清寂寥相比,仅仅一个山头之隔,因有小学在,上吴村晚上亮起的灯光要多出许多。


不过正是因为这份“现代化”,反倒让上吴村在旅游开发评估中落了下风。山淮村村长撇了撇嘴,心想:他们之前对这些传统弃如敝履,现在呢,等开始开发,我们肯定赚的很多!


想到这里,村长定一定神,重新喊:“斌娃!娟儿!”


他旁边,程高兴也喊:“鸿娃!”


身后传来一阵一阵,海浪似的喊话声。


程高兴一面怀疑自己刚刚的确听错了,一面却仍有疑虑。他不敢回头,想到之前听村里老人提过的故事:林子里的飞头蛮,坟堆里爬出来的怪东西……往前几十年,外面闹饥荒,山里也好不到哪儿去,四处都不太平。好在山淮村有山神庇佑,才在漫长年岁里坚持下来。可到了近几年,年轻人都往外跑,自家两个女儿也不爱回来。自己有时候气急,觉得两个女子是心野了、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昏,不顾家人亲情,不想顾念幼弟。两个赔钱货,当初就应该直接扔山里。


程高兴想着事情,脚下步子不知不觉间变慢。等回过神,他已经走到队伍最后。


其他人还在喊孩子们的名字。程高兴想到自己刚刚数出九个人的事儿,一个激灵,不敢往前看。


可心里越惦念,就越忍不住。最终,他从人群最前的村长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排数。


“一、二……”


程高兴数数的时候,一口唾沫就卡在喉咙,不上不下,不敢咽又不敢吐。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