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方案已经启动的时候,第1种方案仍然在坚持着。
在第2种方案执行之前,我们我和那锦堂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
那锦堂说:“明天必须要用车子把汪兄送出去,从山上出去是不可能的,快去把他的兄弟们我来报告,山上的搜索比山下的搜索要严5倍以上,从山上走这条路已经不可能。那什么样的车子适合我们?”
我抢答道:“要不我们去偷一辆车子,这样的话就不会被人查出来,一定不能用自己的车子,或者去租一辆车子,这样一来,我们车子就没有让他们找到任何痕迹。”
汪铭九点点头道:“这车要么是租来的,要么是偷来的,如果等他们查出来痕迹的时候,必然是两天之后,必须要找个手脚干净的人去处理这个事情,然后他这个人必须要离开这个城市。”
那锦堂缓缓的点点头:“最好要小心谨慎,以免打草惊蛇。”
我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缓缓的跟他们说:“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何必要要这么多圈子绕来绕去,其实找王人美是最安全的。她的车子别人不一定敢查,我一会儿就打电话给她,这个方案如何?”
两个同时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我想他们一定是同意我的决定。
昨天我提前打电话约了王人秋出来喝茶续杯聊天,在别人看来,经过此次一磨难,我们算是闺中密友。其中各种关系厉害只有他她里最清楚。昨天我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很还是婉约的诉说。
“王姐姐,苍龙店新进了一批好货,是此次刺杀徐沧海事件之后,全城都封城戒严,连我们家的霍老爷都不允许我再出门了呢,生怕我受到连累。你说这个人会不会被抓到?”她在试探着我,或者说她已经察觉到此次出行有所不同,因有外人在场,她并没有直接说明。
我有些尴尬,敷衍似的点点头,紧张的注意着窗外的周围,我现在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极度的紧绷状态。算准时间至关重要。我们必须3:30到达西门城口,计划预定4:00前能离开这个城市。
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凡一个的纰漏都容易前功尽弃,所以连说话状态也颇为不自然。
王人秋突然拍了一下汪铭文的肩膀:“师傅,你是哪里人?”
汪铭九答:“重庆人。”
王人秋自言自语的:“说起来我这也是重庆人呢,我们说的哈勒是啥子意思哦?耙耳朵你真猫九九嘛。”她已经用了重庆话来交流。
我万万没想到到王人秋居然会用这一招来试探汪铭文的真伪。
汪铭九想来绝对不会是重庆人,但他会说一点点的重庆话吧:”总算没得钱勒,出来混的早,好男娃请吃耙耳朵噻。”他尽量去学的惟妙惟肖,但是跟纯正的的王人秋这个重庆人来说,还是有一丝纰漏。
“哦,我啷个觉得你的话不够纯真的哟,不像我们重庆瓜娃子,掻皮得很。”
汪铭九含含糊糊的说:“出得早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