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六百三十七节 铁与火(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七节 铁与火(2)(1 / 2)

天子听着,闭上眼睛想了想,然后点头道:“朕会交代少府卿去做的!”


张越连忙谢道:“陛下圣明!”


在中国,自古以来,只要最高领导人点头和下令的事情,一般都是极为优先的。 .


若这位陛下给少府下达命令,现任守少府卿公孙遗,怕是会将此事当成重点和政绩来抓。


就像他现在抓少府的造纸工坊一样。


张越可听说了,最近两个月,公孙遗吃住都在造纸工坊。


他甚至亲自带头,参与砍伐竹林和浸泡竹筒。


在他的严厉督促下,汉室的造纸规模,跟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第一批少府生产的纸张,已经制作完毕。


总数高达十万张!


而其后,每一个月,造纸工坊都能供应数十万张。


这简直就是恐怖!


而且,不止于此,在公孙遗的督促和鞭策下,少府还开发了用树皮、破渔网和其他廉价原料造纸的科技。


相信很快就能点开相关技术科技树。


所以,张越相信,公孙遗肯定也能干好这个事情。


唯一可惜的是,张越不是工科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热处理。


所知的也不过是回溯来的常识和见闻而已。


不然,从后世随便哪个大学,拿一本热处理相关的入门指导书籍,就足可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不过,不要紧。


中国人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


只要认真起来,还真没有什么技术和东西,可以难倒勤劳勇敢智慧的诸夏劳动人民。


秦始皇想要一柄削金如泥的宝剑,秦代少府的工匠,就把金属铬镀到了剑身上。


要知道,西方将金属铬镀到金属上,还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完成的。


秦始皇,希望将自己的伟大帝国连接起来。


于是,秦驰道贯通南北,西元前的诸夏完成了让世界震惊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如今未来,整个诸夏民族都将受益匪浅。


讲老实话,若没有秦驰道,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就很难出现和延续下去了。


如此广袤的疆土,从帝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哪怕骑兵也要走一年。


没有驰道的联系和车同轨书同文一度量的设计,南北早就分裂了。


中国大陆,大约会和战国时代一样继续沉沦在内战之中。


连万里长城和秦驰道,也能建立。


连金属铬都能想办法镀到宝剑上。


区区一个热处理工艺,张越相信,以诸夏人民的智慧,肯定能找到办法解决。


再说,他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他回溯的记忆里,虽然没有找到相关的技术资料。


但是,多少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譬如,他曾在大学里看过一些相关书籍,里面似乎科普过白口铸铁和灰口铸铁、球墨铸铁的发展路线。


在后世,这属于轻易可以获取的常识。


但这个常识是建立在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两百余年工业冶金技术发展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术上。


无疑可以指明道路!


天子却是没有再关心这个事情,接着问道:“那如今,汉家骑兵所需的马蹄铁,如何解决?”


张越拜道:“如今之计,只能是循序渐进,逐步换装,优先从野战骑兵的主力精锐开始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汉室骑兵,在卫青霍去病的巅峰时代,曾经高达二十万以上!


如今,虽然远不如卫霍的巅峰时期。


但,边塞各郡和主力野战军团中,依然有着超过十万的骑兵存在。


骑兵一般配备双马,这就是二十万匹战马,再算上为其提供后勤补给和运输军械的武刚车配备的挽马。


起码有三十万匹马,正在等着换装全新的骑具。


每一匹马起码需要八个马蹄铁。


四个用于装备,另外四个用于更换。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