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八百一十八节 技术人生(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一十八节 技术人生(2)(2 / 2)

那即使你想的再好,立场再正确,也得回家种红薯。


“启禀陛下,此事,在臣向皇后求情时,就已经知晓了……”张越俯首拜道:“臣初闻之,也是甚为恼怒……然……”


“卫伉之前诸般劣迹,臣也有所耳闻……”


“只是……”张越抬头,看向天子,真诚的道:“在臣心中,国家大义,重于泰山,社稷安危,高于一切,陛下大业,高于世间万物!”


“盖陛下知遇之恩,国家养育之义,父老乡邻教育之德,臣始终铭记在心,不敢或忘!”


“臣之所以向陛下求情,宽恕卫伉,非是出于私心,乃是对陛下的一片赤诚!”


“其望陛下明察之!”


天子听着,想起张越之前所说的话,暗自点点头。


好像确实如此,逻辑也很和洽。


卫伉一个人,死不足惜。


但他若因罪死,卫青蒙羞不说,更将授人以柄,让很多缓则大喊什么‘汉室苛待功臣之后’。


不利于汉室统治,也不利于国家大策。


只是……


天子低头,看着张越,悠悠叹道:“法者,先帝之所立也,高帝之所制,朕安能因卫伉故,而坏先帝法,高帝德?”


“且夫,罪人犯法,若不受惩,长此以往,天下人何以服气?”


“汉家制法,刑无等级,朕若坏之,有何面目见历代先帝于九泉之下?”


想当年,他的外甥陈唤,手握免死诏书,尚且腰斩弃市。


那卫伉何德何能,能有犯法不罪的道理?


不过,张越听着,却知道其实天子已经意动了。


只是没有台阶下。


就像当初,其乳母金俗犯法被捕,事下廷尉,廷尉打算论死。


天子虽然不忍,但也无奈。


当时侍奉在其身旁的东方朔看出了细节,就教金俗三步一回,五步一抹泪,又骂金俗:现在皇帝已经长大了,不用吃你的奶了,你还在想什么?赶快走吧,快点去死!


于是,金俗被天子赦免。


事后,天子又赐东方朔黄金数十金,以褒其功。


这个故事,长安城里人尽皆知。


甚至被人编成了蚩尤戏,传唱甚广。


张越当然也知道,张越听着,就道:“陛下,不必赦免卫伉……”


“依汉律,死罪可以以爵位、黄金抵充……”


“卫伉阴谋与贼臣谋杀大臣,固然罪在不赦,然其乃大将军嫡子,平阳主义子,陛下自可酌情减罪……特旨准其以爵位、黄金抵罪……”


听到这里,天子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汉家如今乃是五铢钱大神当道的世道。


无论贵庶犯法,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罪行,都可以用五铢钱赎罪。


此外,自秦以来,爵位也可以抵罪。像是当年,张不疑与他人谋杀楚国内史,就是以爵位抵罪的。


毕竟,汉室是封建王朝,不是后世的现代社会。


更不提,纵然是后世发达的西方法治社会,人和人在法庭受到的对待也是不同。


像是张越穿越前,就看过一个新闻,英国有个大学生,故意伤人,被捕入狱,到了法庭上,却被法官判处无罪。


为什么?


因为法官说,这个小姐姐乃是我大英帝国的未来栋梁,名校高材生。


不能因为一时错误,而毁了她的一生……


连号称民猪法治社会也是如此,封建社会,高阶贵族,自然享有特权。


而且是被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的特权。


爵位,哪怕是父祖传下来的爵位,也是可以作为抵罪的凭证。


只要他没有踩红线,一般情况下,天子都会同意公乘以上的军功贵族和千石以上官员的抵罪请求。


就听着张越继续说道:“此外,陛下,如今,国家乃是用人之际,卫伉为长平侯嫡子,不该死于长安刑狱!”


“大汉长平侯之后,纵然要死,也当马革裹尸,为天下敬重!”


“楼兰国、键为郡、交趾日南、朝鲜四郡,皆是亟需大将军嫡子坐镇,威压夷狄,震慑不臣!”


听到这里,天子终于展颜,念头通达起来,对张越道:“卿所言,甚合朕意!”


大将军长平烈候之子,若死于狱卒之手,陷于长安城中。


对他来说,也是损失和打击。


相当于负资产。


但,若准其以爵位、黄金抵罪,首先就能保本了,然后准其戴罪立功,去边塞属国。


运作得好,这负资产说不定能成为正资产。


“最好,这卫伉死在夷狄之地……”天子不无恶意的暗想。


这个念头一起,他就亢奋了起来。


因为,卫伉若死于夷狄之手,必将激怒整个汉室。


汉家也能有借口,以哀兵之势,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那时,为了给大将军嫡子复仇,汉家将士士气将会高涨,天下郡国的豪杰,也都会沸腾。


就连匈奴人,怕是也不敢直面这样的汉军。


如此,说不定,汉家就能在西域打开一个突破口,甚至……有所进展!


只是这样一想,天子就知道了。


卫伉最合适去的地方,一定是楼兰国!


正好,楼兰王那里还缺一个监国王太傅!


以卫伉去坐镇,最是合适。


更妙的是,无论卫伉在楼兰怎么搞,最终的结果,也坏不到那里去。


最起码,比留着他在长安,祸害百姓,骚扰士民,三天两头闯祸要好多了。


真是妙策!


想到这里,天子忍不住深深看了一眼张越,心道:“往后再有贵戚子弟不肖,皆可如此办理……”


谁不听话,就丢去边塞。


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或许能出几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即使不能,也不会在长安捣乱,败坏国家形象!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