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八百七十八节 风起云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八节 风起云涌(2 / 2)

但,只有一百万亩不到的垦田和数十万亩的滩涂地与盐碱地。


靠着这么些土地,当然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口的。


更不提,雁门还屯驻了一支满编为八千人的句注军!


虽然现在,句注军烂了,但八千脱产士兵,每年的开销和各种军械支出,依然能吓死人。


所以,在过去雁门与上郡一样地方财政,需要并州甚至中央支援。


每岁,中央拨款数千万,大司农平准粟米、豆麦百万石,并州刺史再从其他郡县调运钱粮数千万,以维系雁门郡的行政与军事。


故而,此地在匈奴人远遁后,就渐渐成为了一个长安贵族权贵眼里的鸡肋。


有能耐的人,是不肯来此的,而雁门本郡的人才,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尽办法外调。


于是恶性循环,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为韦延年与马原所趁,让雁门郡成为了豪强乐意,门阀温床。


但……


在张越眼中,雁门郡却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基地。


因为此地,在后世属于山西大同。


大同有什么?


答案是煤,丰富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煤炭资源,足可让此地变成一个未来的重工业基地。


当然,若是仅有煤炭,张越还不会这么兴奋。


关键是……


雁门郡还控扼着北上的通道。


无论是去朔方还是幕南,雁门都是必经的捷径。


这意味着什么?


市场!


一个新兴的市场!


幕南与朔方,起码有着两百万的人口,更能辐射河西四郡、西域与居延。


消费潜力,无比巨大。


现在,张越只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让这个潜在市场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张越想要让他们购买的商品?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让这些潜在消费者,消费得起?


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张越嘴角开始忍不住溢出笑容。


…………………………………………


翌日,一封求情的书信,送到了张越面前。


“上郡的王源啊……”张越拆开信件,笑了起来。


这位与后世某位小鲜肉同名之人,乃是塞下有名的大诗赋家。


虽然名声比不上已故的司马相如、枚乘、严助这样的bug级文豪。


但其所作诗赋,依旧颇为有名。


据说当初,赵敬肃王在世时,曾颇为欣赏和喜欢他的诗赋文章,曾多次邀其至邯郸,坐而论道。


只是……


这信件上的文字,却是张越失望不已。


“还以为能掰出什么花样呢?”张越毫不客气的将手里的帛书丢进身旁的垃圾桶里:“原来是来劝我‘以大局为重’的……”


砸吧了一嘴巴,张越讥笑了起来:“说得好像,雁门郡离了这些豪强蠹虫,雁门郡就要脱离中国,变成塞下夷狄之国一样了!”


对于这种人,张越甚至懒得与他分辨。


连一个字的回信都不想写。


但,这却只是一个开头。


随后,驰道上,不断有快马传信。


只是一个上午,张越就接到了十五封来自并州各郡甚至朔方的名士、贵族与致仕名臣的书信。


都是来求情的。


有的,只是为了某一个人求情,但也有人,却自我感觉和王源一样良好。


书信之中,言辞恳切,说的鞭辟入里。


好像都是在为了张越考虑一样,就差没有告诉张越——你应该听我们的,快快释放了那些无辜的‘淳朴士人’与‘忠良大臣’吧。


让张越看的,真是尴尬病发作,有些莫名其妙。


“这些家伙,怕不是脑子糊涂了吧?”张越摇着头,将这些书信统统丢了出去。


同时,下令给田水和李池,以后但凡有什么名士啊、老臣啊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人物写来的类似书信,统统丢掉,不要再拿来给他看了。


于是,善无城的百姓们,在这一天,亲眼目睹了一场他们永世难忘的好戏。


长安来的天使,派人将数十封各郡名流写来的求情信,丢到了街道上。


一时间,无数人争相传阅,然后纷纷拍案叫好。


但,消息传出去后却让张越一下子就惹恼了无数名士、名流。


这些人立刻就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面子挂不住了。


本来,他们写信来求情,其实很多时候,只是顺势而为,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信能起到什么效果。


然而现在,他们却都被激怒了。


甚至有人当即就启程,前往雁门,没办法,他们吃的就是面子和名声这碗饭。


现在面子和名声却被人踩在了脚下,若不做点什么,那往后还怎么混呢?


一时间,雁门风起云涌。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