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九百九十六节 苏武归国(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六节 苏武归国(3)(1 / 2)

?


姑衍山下,匈奴龙城。


战争的痕迹,已经消失无踪,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有匈奴人才知道,这场战争,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自余吾水以南的广大左翼漠北地区,匈奴本有数十个大小部族的十几万牧民在此生活、游牧。


战争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口骤减!


只是匈奴糟糕的人口统计,令他们无法准确掌握损失数字。


但保守估计,也至少损失了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他们还失去了差不多七成以上的牲畜,几乎所有累计在此的财富,以及原本部署在此地的几乎所有骑兵。


更有着包括右贤王在内的数百名贵种,为汉军所俘。


这还只是战争中的直接损失。


因为战争,还导致了匈奴国内的分裂。


一个名曰屠奢萨满的势力,趁着战争造成的混乱,趁势崛起,并在汉军撤退后,立刻接管了姑衍山和狼居胥山以及几乎整个漠北左翼地区,并不断向余吾水流域的部族渗透。


到的现在,信仰和尊奉这位屠奢萨满的匈奴牧民的数字,恐怕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以上!


萨满教,正式成为了匈奴力量的一极。


而与之相比,原本的统治阶级,匈奴的王族孪鞮氏与四大氏族的力量,却出现了急剧衰减。


西征的惨败,令单于狐鹿姑威信扫地。


四大氏族与孪鞮氏内部的不满和反对者,迅速抱团。


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惮的力量,由之迅速增加。


快速拉拢和团结了大批贵族,使得这位曾经的失败者的势力,开始在匈奴内部占据了优势。


狐鹿姑单于于是北渡余吾水,进入姑衍山,与屠奢萨满达成协议,建立联盟,并依靠着单于的名位与余威,拉拢和团结其他不满先贤惮的势力。


于是,现在的匈奴国内,出现了单于、日逐王、屠奢萨满三极鼎立的格局。


狐鹿姑单于,虽然威望大减,权柄萎缩,但终究依然是单于,而且还有着坚昆王李陵统帅的数万精锐支持,又与那屠奢萨满联盟,借助宗教对底层的影响,倒也还能控制得了局面,压得住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惮的紧逼。


而先贤惮,也不急着马上登上单于宝座。


更有些投鼠忌器,怕狐鹿姑破罐子破摔,所以也不敢过分紧逼。


只是在匈奴内部搞些风雨,拉拢那些强力贵族,同时开始准备展现自己的才华。


而新崛起的屠奢萨满,虽然手握着母阏氏这张王牌,又有着大批狂热信徒和萨满祭司的追随。


但是,他的根基太浅,手里的力量太过单薄。


主要是没有能打的jūn_duì !


所以,只能靠着与狐鹿姑的联盟,悄悄的发展壮大。


于是,在这姑衍山下的龙城里,出现了一种极为诡异的现象。


虽然单于将王庭龙旗,带回了这里。


但是……


城市里却出现了类似国中国的情况。


单于被他的王庭护卫,簇拥着保护着居住在龙城的核心,并占据了通向四方的主要道路。


而剩余的地区和几乎整个龙城附近的牧场,都被信奉和追随着屠奢萨满的牧民与贵族所占领。


来自西域的使者,则穿梭于两者之间,合纵连横。


以至于,刚刚抵达这里的苏武,都明显的发现了问题。


“匈奴看来内部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了……”他在心里想着:“怕是随时可能会出现沙丘之变这样的事情……”


当然,他暂时是不清楚匈奴内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的!


只能靠着观察,脑补大概的情形。


“汉使请……”一位贵族,领着苏武,走到了龙城核心区域的一座穹庐前,拱手道:“右校王与丁零王,已设宴等候使者……”


苏武放下心中的念头,朝来者点点头,然后就步入穹庐之内。


一入穹庐,苏武就发现,这里面的装饰和摆设,都很汉室。


穹庐四周,有着许多屏风,地上放着许多香炉,袅袅香烟,萦绕在穹庐内,闻着很舒服。


两侧还摆着书架,架子上摆满了竹简。


他的老友故旧,同时也是他家的世交李陵则坐在上首,正和卫律说着话。


看到苏武,无论是李陵还是卫律,都有些尴尬、羞愧的神色。


“子卿兄……”


“子卿兄……”


两人起身,走到苏武面前,用着过去的礼节,长身拜道:“一别多年,兄长有些憔悴了……”


苏武呵呵一笑,抓着手中的节旄,道:“两位贤弟倒是风采依旧,令人羡慕!”


李陵和卫律听着,相视一眼,都是低下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老朋友的话。


苏武却是拿着眼睛,仔细的看着这两个过去的老朋友。


特别是李陵!


在苏武的记忆里,李陵李少卿,从一开始,就是人群的焦点,众星捧月一般的天之骄子!


作为飞将军的孙子,李当户的遗腹子。


这位陇西李氏的年轻俊杰,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展露了非同常人的才能!


十几岁就被选入了建章宫,担任建章宫监!


这可是实权的天子禁卫职位。


地位相当高,不逊一般的两千石。


不过二十多岁,天子予其八百骑,令其出居延,对匈奴进行侦查。


很明显,这是在培养和考察李陵的能力。


而后者也不负众望,率部深入匈奴腹地,过私渠比鞮海,接近匈河,撩拨了一下匈奴后,全身而退。


于是,天子大悦,以李陵为骑都尉(这是他的祖父担任将军前的职位),更从丹阳挑选良家子五千人予其,命李陵在酒泉、张掖建立军营,训练这批新兵,让他在当地边打边练。


显然是打算将李陵往新一代的汉军大将,未来的军方领袖方向培养。


然而……


浚稽山一战,李陵投降。


如今,更是穿着胡人的服饰,衣襟左衽,披发留辫,出现在自己面前。


只是看到这里,苏武就已经明白,大汉帝国的骄傲,飞将军的孙子,陇西郡成纪县飞出来的俊杰,已经成为了汉家的敌人,匈奴的大臣!


尽管,苏武明白,李陵这样的转变,或许有他自己的缘故与委屈。


毕竟,他的家族,特别是生他养他教育他的老母亲,为天子所诛杀。


然而,苏武内心,却依然有些不舒服,有些遗憾。


他甚至,有一种在李陵面前,说一句‘少卿,可还记得浚稽山下的韩延年?’的冲动。


不过,他强行忍住了。


毕竟,李陵是一个成年人了。


他也已经做出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苏武虽然不敢苟同,但出于对曾经的朋友的尊重,他不愿做那种纯粹只是逞口舌之快的傻事。


但,李陵却是看着苏武,特别是苏武手中,那根连牦牛毛都已经掉的精光,甚至连节旄的竹竿都已经光滑的如同玉石一般的竹节,内心涌起了无限愧疚。


耻、辱、自责,种种情绪在他内心纠结,翻涌成海。


毕竟,他是接受了纯正的汉家教育长大的贵族。


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都曾在对匈奴的战场上,挥洒汗水与青春。


而他今天,却委身匈奴,甚至成为了匈奴帝国的高层,单于的左膀右臂。


曾经,他还可以用伍子胥来安慰自己。


用自己一直在匈奴推动汉化,传播汉家诗书来麻醉自己。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