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节 天子之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节 天子之心(2 / 2)

天子叹了一口气,悠然的吟诵起来:“秋风起兮白云归,草木黄落西雁南飞……”


“朕终究还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说着,他的眼神无比坚定起来。


作为君王,他已经冥冥中有预感了。


所以,他必须为子孙规划。


齐恒公、赵武灵王、始皇帝等无数人的教训,殷鉴在前!


春秋之中,更是有着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


所以,其实他明白,在他立太孙的那一天起,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未来朝政的动荡。


一旦,他不在了,太子与太孙之间的矛盾就会立刻显现。


甚至可能直接引发一场大汉帝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内斗。


纵然不会发生那种最糟糕的情况,但太子据的大臣与太孙进的大臣之间的斗争,也必然导致国家的分裂与动荡!


所以,天子清楚,他必须替子孙扫平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打掉所有可能威胁大汉帝国安定团结的因素。


“郭穰!”天子忽然转身,对着一直在身后跟着的谒者令郭穰道:“你替朕去一趟河西!”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交给郭穰,道:“将此密诏,当面交给鹰杨将军!”


“诺!”郭穰立刻顿首领命,然后转身而去。


天子看着郭穰远去,走到墙壁前,轻轻吹了口气,将廊柱下的宫灯吹熄。


而在宫灯熄灭前的一瞬,灯火依然照亮着墙壁上的一副壁画。


壁画上,穿着冕服的男子,困于宫阙之中,他神情恍然,目光坚定。


而在他身前,一位大臣跪在身前,双手呈着玺印。


而在这壁画的角落里,铭刻着文字,曰:伊尹迎帝太甲归豪都。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时此刻,当今时代。


伊尹、周公这样的权臣,乃是伟光正的。


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认可这样的情况。


这一是因为,自战国以来,天下就是这样个情况。


主少国疑之际,权臣乃自摄朝政,代君理政,待君王成年,便归还政务,自退三百里。


数百年来,除了吕不韦等少数人曾企图破坏这一游戏规则外,其他权臣基本遵循了这个游戏规则。


而且,历史表明了权臣想要篡位,是不可能的。


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例子,但那是孤例,而且是用了几代人,花费百年才完成的事业。


自战国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完成篡国的事情了。


哪怕是功高如商君、田单,强如白起、吕不韦,面对新君的屠刀,也只能引颈待死,最多逃奔外国罢了。


直到王莽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子玩?


居然可以这么快的篡国?!


自然……


大家都开始警惕起来,提防起来!


这第二,则是汉家本身的历史所决定的。


高帝去世后,吕后当政,吕后去世,诸吕乱政,诸侯大臣共诛之,然后从代国迎立代王登基,是为太宗孝文皇帝。


就是这样一个从代国而来,毫无根基的君主。


即位一年,就连拉带打,将权力从功臣元老手里拿回来,两年尽罢曾经迎立他的周勃陈平,三年大权在握,政令出于己心。


当今天子依然,元光元年,窦太后驾崩,权力就自动回到他手里。


至于窦氏诸臣,除了跪在地上摇尾乞怜,别无他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毫不担心权臣乱政。


更不怀疑权臣能篡国!


因为不存在这样的环境和机会。


刘氏当国百五十年,恩威已立,只要底层农民不起来造反,高层权臣根本动摇不了刘家的统治根基。


在此情况下,周公是圣人,伊尹也是。


他们代表了一种社会思想如果皇帝不听话,要败坏国家社稷祖宗基业,那么,忠臣们就应该学习周公伊尹好榜样,阻止这个昏君的肆意妄为。


故而,伊尹可以放太甲,周公也可以先驱逐厉王,然后养大厉王的儿子,立为宣王。


而对当今天子而言,只要皇帝依然姓刘,刘据和刘进又有什么区别?


………………………………


一个时辰后,刘进就来到了天子面前。


“孙臣恭问皇祖父大人安……”他规规矩矩的跪下来拜道。


“进儿来了……”天子笑着让人扶起自己的长孙,问道:“可是有事?”


刘进禀报道:“孙臣是来向大人请假的……”


“嗯?”天子奇了,问道:“进儿请假欲做何事?”


“孙臣近日读史,观祖宗行事……”刘进道:“高帝起于微寒,以布衣而得天下,故知百姓疾苦,民生艰难,于是以仁政而收天下之心;太宗皇帝起于代,自幼知百姓之难,常与太皇太后共过街闾,登基之后,固知百姓之苦,天下之弊,于是行田税三十一,泽被苍生;先帝孝景皇帝,虽生于王室,长于长安,衣锦玉食,然先帝常与梁王、代王等共游关中,故其知百姓之事,官吏之贪弊……便是大人,亦常游关中,与宿民间……”


“孙臣不才,犹愿效之,请大人恩准,孙臣自长安而过扶风,越太行之险,渡大河之津,出于雁门,游于河朔,观祁连之风,见玉门之野……”


“孙臣以为,不如此,不足以除孙臣之弊,不如此不足以令天下知我汉家刘氏子弟,非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之文弱之君……”


天子听着刘进的话,满脸欢喜,欣慰不已,待其说完,道:“进儿,果朕之孙,刘氏之种也!”


“朕准了!”天子道:“正好侍中驸马都尉赵充国有过,就让其戴罪立功,率羽林卫暗中保护进儿吧!”


“孙臣谢大人!”刘进高兴不已的叩首领命。


天子眼中却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神色:“还算司马迁这个老头子识相……”


他心里悄然的将一个方案给放弃。


司马迁他确实不敢杀!


杀了那个老家伙,是成全他。


但,司马迁老了,要死了,他死了以后他的家人亲朋故旧呢?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