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节 太孙驾到(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节 太孙驾到(2)(1 / 2)

刘进来的很快,这位大汉太孙,自长安启程后,经陇西进入北地,然后走回中道转入河西,大约只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就进入合黎山区域,然后只用了四天时间,便抵达了居延。


换而言之,他其实一直在赶路,也就是休息的时候,看了看沿途的风景。


延和三年秋九月二十二,刘进的车队抵达黑城塞。


张越亲自率领居延上下四百石以上官吏、校尉以上军官出城相迎。


“臣毅恭迎殿下驾临!”张越趋前一步,长身而拜,在他身后,上百名文武官员紧跟着顿首:“臣等恭迎太孙殿下!”


刘进走下马车,看着张越笑了起来:“鹰杨将军免礼……”又对其他人道:“卿等平身!”


“殿下远来,旅途劳顿,臣已在官邸备下酒宴,为殿下接风洗尘……”张越上前道:“还请殿下随臣等进城歇息!”


刘进点点头,便在张越的簇拥下,率众进入黑城塞中。


太孙殿下的到来,自是惊动了整个居延。


黑城塞内外,都挤满了前来瞻仰太孙的士民百姓。


西域胡商们,更是纷纷出动,用着各色眼神,观察着、记录着。


特别是那些,有着各方背景的胡商,更是丝毫不敢怠慢。


“汉太孙此时驾临,恐怕……”有胡商在心里暗想:“按照汉人的话来说,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恐怕,有人要遭殃倒霉喽!”


这些人久与汉家官僚打交道,如何不清楚这个庞大帝国的生态呢?


在这个国家,上峰的面子与心思,决定了下面人的行事与决心。


而为了逢迎上官,没有什么事情是下面的人不敢做的。


一些在居延来往的比较久的胡商,甚至能记得,从前贰师将军李广利在时,每有长安天子使至,那位贰师将军都要挑起一场边境摩擦,甚至发动一场战争,来向长安证明他的能力与忠心。


如今,这个国家的三号人物,未来的君主亲自驾临此地。


这居延的鹰杨将军蚩尤将军,岂能让这位殿下空手回长安?


不让他带点什么纪念品回去?


故而,胡商中与匈奴关系密切之人,都是心急如焚,恨不得赶紧跑出居延,去和匈奴人联系上,将这个噩耗报告给他们。


不止胡商们这样想,黑城塞内外的居延军民官吏,大部分都已经在心里面有念头了。


于是,一个个面红耳赤,亢奋不已。


太孙殿下亲自驾到?!


难道不该献礼吗?


那还有什么比一场大捷,更好的礼物呢?!


于是,在刘进抵达的这一刻,战争准备与动员,已经就绪。


现在开始,张越不需要再动员和号召了。


有见识有眼力的人,已经开始擦拭甲具,磨砺兵器,喂饱马匹了。


而这些人举动,又带动着其他所有人,纷纷参与进来,然后这风潮从居延,向着整个河西四郡,特别是边墙地区蔓延开来。


不过数日,居延、敦煌、酒泉、张掖等地的郡兵与民兵就已经自动进入了集结备战状态。


而野战常备军,则更是全副武装起来。


地方官府纷纷开始征集各种战争所需的物资,并将这些物资集中起来,连运输的车马与民夫也开始准备。


于是,在延和三年秋九月二十五日后,在事实上来说,河西地区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开弓已然没有回头箭!


现在,就算张越想不打,都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战争已经无法阻止!


河西四郡,包括居延在内,四十多个县,二十余个校尉、都尉部,数以千计的官吏、地方豪强以及刚刚编户齐民的诸部,都在没有任何指令和命令的情况下,做了战争动员与准备。


数以万计的民夫,已经接到了要求服役的命令。


数以万计武器,被下发到了郡兵与民兵手中。


数千辆马车、牛车以及鹿车,被征调了起来。


不可计数的箭矢、胶质、酱料、粗布、干粮、肉干,都已经进入了各地官仓随时准备起运。


没办法,谁叫张越刚刚才杀人立威。


一口气以渎职、贪污、枉法、谋杀等罪名,将数百名与他做对的官僚送进监狱甚至断头台。


更将两位太守一位郡尉,送回长安,享受廷尉游的高级服务。


于是,随之提拔起大量新人,发掘大批官吏填充空位。


于是,其他幸免于难者,正是惶恐不安,忐忑不已的时候。


于是,这两批人都在知道了太孙殿下驾临的消息后,自动脑补了一番‘鹰杨将军必出军’的想法,逻辑也是非常正确刘氏爱面子,喜炫耀,自高帝以来从来如此,想当初,高皇帝这种英雄都尚且要与太上皇炫耀: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而当今天子更不得了,他的一生不是在追求面子的路上,便是在炫耀的路上。


更何况鹰杨将军张子重还是太孙的近臣心腹,潜邸出身。


如今,太孙殿下驾临,鹰杨将军安能不给殿下攒些面子,好叫殿下回朝后在天子与百官面前大大长脸一番?更在天下人面前,得一个好印象?


既是如此,鹰杨将军必然会在不久后出兵西域。


而届时,谁若是办事不利甚至哪怕稍微有些懈怠,以这位将军的脾气和习惯,恐怕坏事者就得想好自己该怎么死才能以谢这位将军,才能避免牵连宗族师长了。


于是,没有人敢怠慢,也无人敢有半分迟疑。


更重要的是,这些官吏,都是些聪明人,都知道这次或许是一个大大的露脸机会,说不定要是做得好,可以搭上太孙殿下,入殿下之眼,从此飞黄腾达!


故而,上上下下的官吏都在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开始筹集物资,准备人手,制造各种车辆,平整道路,修葺桥梁。


其积极性与效率,高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李广利若在此,恐怕要跳脚骂娘他从前可从未见过河西地方官府能有这样的效率与工作态度!


自然,如此高的效率与积极性,也有坏处!


那就是,一旦战争没有发生,那么大量的人力物力,便会平白浪费。


这也就罢了,更关键的是,那些为了战争而制作的大量物资,譬如醋布、干粮、肉干、胶质、箭矢、弓弦、油料都将无人报销。


这会直接导致,整个河西的财政破产。


相关的官员、军官,将统统有罪,少不得要给长安一个交代。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