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我要做门阀>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节 疏勒会战(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节 疏勒会战(7)(2 / 2)

“既是如此,大王,您又何必开战?”有人不解的问道:“我军龟缩大宛,待天时一至,汉军自退,不就重围立解了?”


“愚蠢!”李陵瞪了他一眼:“若是那样,汉军恐怕不需一兵一卒,我军立溃!”


“汉占疏勒,我军十万之众就会被封锁在大宛整整数月!”


“若这十万之众皆为匈奴也就罢了,但……尔等都知道,匈奴之兵不过两万,余者大都尽为各国兵马……”


“届时……”李陵摇了摇头,剩下的事情他已经不需要说了。


十万大军为数千汉军阻隔于大宛。


到那时候,军心士气也好,各国君主也罢,恐怕都会看出匈奴的虚弱。


十万之众都不敢面对数千汉军?


那些家伙只会认定,匈奴人胆怯,汉军强悍。


从此之后,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将分崩离析。


再也没有人会畏惧匈奴,再也没有人会害怕匈奴。


大不了,城头竖起汉家旗,李陵也好,匈奴也罢,难道还敢挥师攻打?


所以,此战必打!


哪怕明知道会输,也一定要打!


一则,消耗联军的力量,借汉军之手,将匈奴未来统治的障碍这些经历过大宛战争磨砺的西域jūn_duì 消耗一些。


同时,汉军杀的西域人越多,汉人与西域诸国的隔阂与仇恨也就越大。


而仇恨也是力量。


二则,此战未必会输。


只要匈奴不下场,那么一切就还有的商量!


只是,看着自己身边的那些蠢笨的匈奴贵族们,李陵摇了摇头,只好耐着性子向他们解释:“尔等也无须沮丧,此战,我等未必会输……只要我军不动,两万精锐弹压,以为督战队、底蕴,那么数万联军,轮番上阵,消耗汉人精力与马力,只要运作得好,或许可以不胜而胜!”


说到这里,李陵神秘的道:“前时,我命左大将率坚昆万骑远遁姑墨等地,散为瓯脱侦查,如今已有成效瓯脱骑兵已经查知,汉军六千,皆一人双马,仅以数百武刚车载之甲械干粮帐篷之物,其他军粮皆就地取食,以我估算,汉军目前至多有十日之粮草储备!”


“只要那张子重不疯,那么汉军在疏勒境内最多只会持续三日作战!”


“三日不胜,汉兵必撤!”


这是军事常识!


没有军粮的jūn_duì ,再是精锐,也不过待宰之羔羊!


更何况,军粮储备都如此少。


那么汉军的其他军械储备呢?


其作战关键的骑弩弩箭,每人带了多少?


作为前汉军大将,李陵很清楚,在这样的急行军的jūn_duì 中,一个士兵最多只会携带三十枝弩箭,两具骑弩。


再多,就会超出负荷。


就像浚稽山中,他的部队一般。


箭矢已尽,军粮以没,士兵们只能摘野果,饮溪水,砍伐树木,拆卸战车为武器。


但野果、溪水,只能果腹而不能提供体力。


树木、战车做出的武器,连伤敌都很勉强。


于是,五千勇士,尽管杀伤了数倍于己的匈奴人。


但最终,还是难免全军覆没。


现在,对面的汉骑,若打到那个地步,又能有多少作为呢?


所以,在得到了王远的情报后,李陵就明白了,对面的汉骑就和长勺之战的齐军一般。


一鼓作气,必定势如猛虎。


再而衰,其势无继。


三而竭,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所以,关键是挡住他们的第一波攻击,那势不可挡,势在必得的攻势!


然后,优势就会到他这边。


主动权与选择权,也将归他所有。


那时候,汉军想撤,还得问问他的意见。


而他,也就可以趁机获得一个与汉谈判的机会。


不论是纳贡称臣、遣子入质,甚至割地赔款,都可以让他和他的势力,获得一个珍贵的喘息机会!


一个,从容的将目前还留在私渠比鞮海、匈河一带的两万多骑兵撤回天山北麓,撤入西域的机会。


一个将战略重心,偏转向西的机会!


经过大宛之战,李陵算是看明白了。


漠北的单于之战,既无聊又无用。


就算打赢了,登上了单于之位,一统匈奴,又有什么意义?


数万精锐,无数资源,全部被浪费在漠北那块又穷又冷,还没有什么产出的荒凉之地。


而匈奴的对手与敌人,汉军却是磨刀霍霍,以逸待劳。


与其在漠北空耗精力、浪费资源。


不如抽身向西。


那里有富饶的草原,有繁华的城市,有灿烂的文明。


数百万、上千万的人口。


数不清的黄金,流着蜂蜜与奶酪的土地。


旁的不说,一个大宛,就有数十万的人口,算是奴婢和塞人,足足百万之众。


田野庄园,阡陌连野,粮仓里稻米与粟麦,陈成相积。草场牧场,牲畜成群。


数十万奴隶,日以继夜的耕作、劳作。


葡萄酒,堆满了地窖。


湩乳与皮毛,不计其数。


于是,大宛人建立了宏大的城市,修建了辉煌的神殿。


他们将黄金与珠玉,美酒和香料,奉献给神明。


他们的贵族,甚至用白银为餐具,以宝石为点缀。


仅仅是一个大宛的收获,就抵得上过去匈奴在西域十数年的征缴。


而大宛,仅仅只是一个缩影。


李陵现在已经从那位他的月氏‘贵宾’口中得知了西方的详情。


在月氏五部,人们用黄金粉饰信仰的佛陀雕像,将昂贵的香料与香油,作为表明虔诚的道具。


数十万,数百万的人民,如牛羊一般勤恳的劳作,只愿有生之年能去朝拜一次佛陀。


所以,月氏人能以小族而临大国。


以五部而治万里之疆!


在月氏之西,还有数百邦国。


这些邦国,比月氏还孱弱,三百骑灭国,五百骑称王,在那里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李陵曾经听他的忘年之交太史令司马迁说过一句话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现在,上苍将如此之大的世界,向他敞开大门。


他若再拘泥于这漠北、西域的小小一隅,岂非是长剑空利,孤芳自赏?


故而,对李陵而言,现在这西域也好,漠北也罢。


得失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存在,他统治的延续。


无论怎样,不管如何,他都已经下定决心!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